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正文

      園林鋪裝“泛堿”重在預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15  

        石材在鋪裝期間,會出現類似于“水斑”一樣的斑塊,分散在板塊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反復遭遇雨水或潮濕天氣,水從板縫、墻根等侵入,水斑逐漸變大,并連成片,析出白色的結晶體,長年不褪,嚴重影響外觀,這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泛堿”現象。近年來,石材鋪裝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越來越豐富多樣,然而,無論是普通的石材板塊,還是花崗巖貼面、瓷磚貼面、燒結磚、馬賽克貼面、水景石材飾面等,“泛堿”已成為很多園林工程人員頭疼的問題。

        近日在上海召開的生態景觀規劃與營建學術論壇上,上海十方源景觀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卜硯鈞以工程實例解析了如何減少或避免泛堿問題的產生。“泛堿十分影響美觀,使得原本的鋪裝面目全非,析出的綠色多為氧化鎂、氧化鐵;析出的白色多為氫氧化鈣。”他表示在施工工藝上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選用低堿性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適量加入沙子拌制成1:1水泥砂漿;同時墻體、石材要注意先濕水,立放、晾干;施工過程中,鋪裝天然石材找平砂漿、檢查平整度、掃縫密實都可以減少泛堿問題的發生。

        在進行施工過程中,小細節往往決定最后的成敗。卜硯鈞表示,水泥砂漿所做塊料的四邊必須飽滿,多余的要清理干凈,待水泥初凝后還要進行濕水養護管理。“在此段時間水泥還要放出大量的熱量,通過澆水后水泥就可以完成它未全部完成的化學反應過程。”對于已經出現了泛堿問題的貼面,可以采用6%至10%的草酸溶液清洗,然后用清水沖刷干凈。這樣的處理辦法雖然簡單,但必須耐心細致,需多做幾次才能保護成果。

        鋪貼的細部處理點也十分關鍵,有的鋪裝材料因為干掛成本比較高,且容易損壞,為了更好地防止水分深入,保證石材貼面不泛堿,最好采用相鄰縫隙打膠的方式進行石材拼接,并且要保證打膠的飽滿密實度,確保雨水不會進入基層。石材飾面層最終呈現光潔、平整一致的效果。壓頂塊料盡量錯縫(工字縫),最關鍵的是鋪貼壓頂塊料時待立面砂漿初凝固后較為合適,其壓頂部位要先濕水,砂漿層一定要用濕漿。

        “消除鋪裝泛堿問題重在預防,找出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在設計、材料、施工各環節中嚴格把關,科學預防,是完全可以避免泛堿現象發生的。”杭州路凡工程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郭明德也曾遇到過很多鋪裝泛堿的現象。他表示,工程鋪裝泛堿產生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景墻內側未進行粉刷,雨水從灰縫中流到景墻正面形成泛堿留掛污染現象。有的是因為壓頂石施工不符合要求;有的是因為種植土高于壓頂石底線;有的是因為施工不規范等。他表示,鋪裝一旦出現泛堿現象,由于可溶性堿物質已經沿毛細孔滲透到石材里面,十分難以清除。只能做一些補救措施,如對板縫、板面等全面進行防水處理,防止水分繼續入侵,這一做法只能使泛堿不再擴大。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