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政策法規 » 正文

      青海率先在全國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機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7-06-15  

        記者從青海省相關部門獲悉,為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健全草原監理監測體系和核查監管機制,青海省今年開始在該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泉吉鄉、沙柳河鎮開展草原生態補獎績效管理試點,通過設置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率先在全國建立了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機制績效考核辦法。

        為完善禁牧減畜及績效考核,剛察縣制定了《禁牧和草畜平衡暫行管理辦法》,采取補獎資金與落實禁牧減畜責任掛鉤的辦法,建立了科學合理的草原生態補獎政策落實機制;成立了駐村干部、村兩委班子及草原管護員組成的禁牧管理檢查組,采取日常巡查、聯合檢查、設卡勸返等措施,對邊界地區草原、當年種植的人工草地以及重度退化草地實行全部禁牧;對其他禁牧區草原實行階段性禁牧,全年禁牧11個月,轉場放牧1個月。

        在試點鄉鎮制定了具體考核辦法,將牧戶補獎資金的70%通過“一卡通”轉入牧戶賬戶,30%績效考核后兌現。草原管理員考評成績80分以上為合格,對考評不合格的牧戶扣除當年20%的績效工資,并予以解聘。村(牧)委會考評成績80分以上為合格,對不達標的村(牧)委會,相應減少或不安排下年度草原保護項目及各項惠農項目任務。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