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施工技術 » 正文

      浙江省樂清市晨沐廣場園林綠化淺析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05  
          一、概況

          浙江省樂清市晨沐廣場位于老城和新區交接點即寧康東路、旭陽路的交叉口上。寧康東路是104國道在樂清市內的延伸段,為城市的主干道。東南側臨晨沐路,緊挨喜來登大酒店,南側為旭陽路,隔路為沿河景觀街,沿河有20米寬的綠化帶。西北側廣場沿樂怡路兩側為已建成的現代化建筑,如樂怡大廈等。廣場呈三角形,總占地面積為2.7公頃,是樂清市重要的城市廣場之一。

          為豐富樂清市城市面貌,規劃利用低洼地農田,開辟綠色景觀通道,在寸土寸金的樂清市市中心興建這個廣場。規劃設計方案通過國內多家設計院的競標,經過專家的最后評審,確定以上海市政工程設計院的方案為主,樂清市市政園林局技術人員的方案為補充。

          二、設計指導思想

          樂清市晨沐廣場是臨街園林綠地系統中的主體,在街景動態構圖中形成高潮。廣場的園林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對規劃形式、樹種選擇和植物配置等方面,要求既突出樂清海濱城市廣場特色,又要與周邊的環境相協調。

          三、規劃布局

          廣場的規劃布局結合三角形的用地,采用圓弧線、圓形、橢圓、有機曲線與直線作為構圖的主線,從中心開始,向四周放射狀設計??紤]到旭陽路為城市的主干道,進入廣場的人流主要來自這個方向,故在旭陽路設景觀主入口。

          (一)廣場在軸線上的布置

          1.廣場的主次入口皆為放射形,其入口寬度為9~23米。入口當中布置花壇,花壇以植物造型為主,形成廣場入口的序列景觀?;▔曰◢弾r貼面,四周布置座椅,供游人休憩。為體現樂清市為新興的東海城市,在入口處設置一個名為“旭日東升”的浮雕。

          2.廣場的規劃布局采用以主軸、次軸為空間序列安排的流線。小雕塑-中央表演區廣場-電子顯示屏幕形成分隔東西的主軸線;中央表演區廣場與主次入口形成次軸線。廣場以兩軸交點即中央表演區廣場為中心,向四周放射狀層層展開。

          中央表演區廣場為一圓形下沉式廣場,廣場內圈為地埋式彩色音樂旱地噴泉,晚上,在音樂的伴奏和彩色燈光的照射下,噴泉隨音樂的節奏變換著不同的形狀,翩翩起舞,形成聲光效果,豐富了廣場景觀,成為中心區的景觀主體。廣場四周有8根不銹鋼飾面的盤龍燈柱,既可豐富夜景,又可突出景觀立面以及體現城市現代化和大氣。

          中心廣場的東面有一塊輔助的扇形硬地,作為表演時的觀眾區,平時亦可作為晨練場所。硬地廣場的背景就是地下車庫的斜坡屋頂,該屋頂作為臺階式平面扇形,環繞著主廣場,屋頂上種植整修色塊,在色塊中間間隔嵌入花崗巖石板材,為人們休息、觀賞演出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中心廣場的西面圍繞其布置的是圓環形的樹陣廣場。圓形的綠化帶間距為8米,其中間隔2米寬的卵石小徑,形成一片蔥郁的綠化景觀。

          (二)廣場在主軸線兩邊、次軸線北邊的布置

          主軸線的東西有兩塊以草坪為主的綠地,布置羊腸小道,設置小品、座凳,種植喬木、灌木和地被,高低錯落配置,形成寧靜、清新的環境。

          四、植物配置

          廣場的綠化設計采用植物障景與豎向相結合,通過喬、灌、草多樣化的組合搭配,自然式與規則式相結合,體現了理性和浪漫的交織。

          廣場以中央表演區下沉式噴泉為圓心,從內向外由規則自然過渡,東、西兩側以同心圓式的構圖,并逐漸向外抬高,形成一個東西圍合的空間。東邊內側布置看臺,設休息座凳,外側布置綠化作為背景,為打破同心圓圖案的單調和平淡,外側的紅花繼木、瓜子黃楊、金葉女貞等植物色塊不拘于規則的邊界,在不同臺階間自由伸展,柔化了僵硬的線條,色塊間撒點蘇鐵。東部邊緣采用自然式種植,喬木品種有:大榕樹、銀杏等,中層灌木有紅楓、珊瑚、山茶、加納利海棗、蘇鐵等,地被有金葉女貞、紅花繼木、小龍柏、杜鵑、雀舌黃楊、草坪等。廣場西側中間設小雕塑廣場,使人視線將內斂的力引向外部。雕塑兩側是大規格的香樟、桂花、杜英、銀杏間植,常綠與落葉穿插,反映出季相的變化,并形成最強烈的林冠線節奏。規則的種植強調了南北軸線,形成一道天然的屏障,同時也圍合住中心廣場,分隔了東西空間。小廣場向西,正對104國道入口處采用國內比較流行的方式,以舒展的草坪為綠化主體,兩邊對稱布置極具觀賞性的模紋花壇,配植數棵加納利海棗,不僅體現熱帶風情,也給人以通透的視覺效果。加納利海棗、置石、灌木、草坪,不同的季節形成不同的景觀,密林和大草坪相結合,給人以回歸自然,返樸歸真之感。

          中心島南北向是出入中心廣場的步行通道,分別有三、四個花壇組成的放射狀序列點綴道路中間,花壇中央流線型種植常綠整形的龜甲冬青,兩側隨時更換各色草花,充分展現時令鮮花之美。

          廣場的地下車庫出入口兩邊隨意種植大華棕、桂花、紅楓、瓜子黃楊球、杜鵑、扶芳藤等植物,點綴幾塊景石,柔化出入口僵硬的線條,體現自然隨意的風味。商業街與東邊建筑物之間的綠化分隔帶,選用樹蔭較大的香樟,秋季飄香的桂花,觀葉樹種廣玉蘭和有清高氣節的雷竹群,配合灌木、花卉形成立體綠化,間雜布置一些當地的溪石,形成疏密有致的景觀。

          與中心島相呼應的是西側的小綠島和南面的沿河綠化帶,小綠島上采用金葉女貞、紅花繼木、小龍柏等布置抽象簡潔的模紋花壇,色彩上紅、黃、綠相搭配,結合草花種植,適于四面觀賞,并與中心西側的花壇協調呼應。沿河綠化設計風格最為自然隨意,東側較寬敞處布置小面積的休閑廣場,蜿蜒的小徑逶迤于綠地間。臨水岸邊,垂柳依依、花桃灼灼、竹影搖曳,其他各式花木如垂柳、木芙蓉、合歡、桂花、紅楓、雪松、杜英、黃馨等有機穿插其間,不僅四季花開不斷,而且隨季節紅、黃、綠、白色彩變化豐富,其自由清新的手法恰與中心綠化形成對比。

          總之,廣場多采用鄉土樹種,如榕樹、桂花、杜英、香樟等;也引進外來樹種如海棗,體現熱帶風情。廣場四季鮮花不斷,呈現出春意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體現樂清發展蒸蒸日上。廣場多采用整形高低錯落的色塊,簡潔、明朗,不失大氣。

          植物配置形成春有桃、杜鵑、黃馨競相開放;夏有紫薇、夾竹桃增香添色,綠草如茵;秋來楓葉、紅果點綴碧草地;冬至青松傲立,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晨沐廣場設在市中心,它除了滿足凈化空氣、遮蔭降溫、降低噪音、調節濕度等有助于改善環境、保持生態平衡的功能外,還使自然景觀、園林景觀、建筑景觀相互烘托,使街景統一而富有變化。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