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施工技術 » 正文

      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05  

        摘要:大體積的混凝土底板、高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墻、柱以及梁、板組成的地下室。裙樓一般采用框剪結構,標準層根據其使用功能不同分為剪力墻結構和框剪結構等。如果是剪力墻結構,則在裙摟以上夾層或利用裙摟頂層作為結構轉換層,利用該層的巨型梁來支撐上部墻體的荷載。內隔墻一般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輕質材料隔斷等填充墻。

        關鍵詞:施工

        以下討論常見的施工裂縫和預防措施:

        1.地下室底板裂縫

        高層建筑地下室的底板一般較厚,有的厚達2~3m,屬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發生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水化熱高、與環境氣溫溫差大、或養護不當,裂縫嚴重的可導致底板滲漏若混凝土溫度較高時突然澆冷水養護,也會產生無規則的多條微裂縫。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底板施工可采取下列措施:選用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摻加高效減水劑,以減少用水量摻加粉煤灰,以減少水泥用量摻加UEA微膨脹劑,以補償收縮分層分段澆筑混凝土,并加強養護,嚴格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中心與表面、表面與外界),使溫差<25℃。這方面已有成套成熟的經驗,采取相應的措施完全可以控制裂縫的發生。

        2.地下室外擋土墻裂縫

        由于墻體混凝土強度等級普遍較高,采用C40、C45、甚至C50、C60,這樣水泥用量多達500~550kgm3,勢必造成混凝土收縮量大,不易養護,地下室外擋土墻又很長,因此往往形成多條較有規律的豎向裂縫,約15~25m一條,上不到頂,下不到底,肉眼可明顯地看到收縮裂縫形狀。預防措施主要是調整混凝土配合比,通過加外加劑(減水劑、高效泵送劑、UEA微膨脹劑、粉煤灰等),力求減水、減少水泥用量來防止裂縫,注意加強養護、及時覆蓋、淋水或噴灑養護劑,墻體模板盡可能晚拆一些。

        3.地下室陰角裂縫

        在地下室施工完后,通常會發現在外墻截面剛度變化處,平面形狀轉折處的陰角存在結構豎向裂縫,由頂部向下開裂,上寬下窄,這是由于收縮應力和沉降、溫度應力等共同作用,在角部形成集中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所造成的,為了防止陰角部位混凝土產生裂縫,除從設計方面盡量少用凹凸的平面形式,并且在陰角處采用附加鋼筋等構造措施外,在施工方面還必須保證陰角部位的混凝土施工質量,及時覆蓋、淋水、或噴灑養護劑進行養護,控制拆模時間不宜過早。

       
       
      [ 工程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工程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