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園林綠化網 |
       
      當前位置: 首頁 » 交易平臺 » 資訊 » 正文

      寧波多肉市場瘋狂不再 囤貨商家關門轉行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7-25  

      寧波多肉市場瘋狂不再

      6月7日消息:這幾年,通過互聯網營銷的推波助瀾,多肉在年輕人中很火。去年春末,專家認為“不是多肉太瘋狂,是炒家太瘋狂。”今年初夏,記者再次走訪市場,發現零售、種植、批發板塊的信息顯示,這個一度瘋狂的市場,正逐步走向理性。很多產品價格應聲而落,一些從業者已經關門轉行,更多人則在觀望。

      去年春末,記者走訪發現多肉市場一片紅火。2014年賣得最好的是5-10元一棵的普貨;到了2015年50元一棵的二線普貨最受歡迎,有玩家花萬元投資多肉囤貨居奇。鑒于多肉繁殖快,門檻低,有房產商買斷品種暴炒,多肉似乎成為綠植界的“新文玩”。今年夏初,記者再次走訪市場。

      行情

      普貨銷量增加但價格“腰斬”

      貴貨去年賣到三千如今無人問津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天勝花鳥市場,這也是寧波最大的花鳥市場,多肉依舊是眾多攤位的主力銷售品種。

      問到生意怎樣,受訪攤主的觀點大同小異:量很大,但主要是薄利多銷的普貨,貴貨賣不動了。“賣得好的,主要是5塊10塊的。50元以上的拼盤都賣不太動,更別說貴貨了。”入口處一位姓張的女攤主說,200元以上的品種很久沒有進了。記者詢問12個攤主,每家都反映,今年春季銷量在增加,基本是去年的1.5倍-2倍之間,個別達3倍多。

      “現在的銷售額還處于高速增長階段。從來自淘寶等電商的統計數據看,今年上半年多肉銷售額增長在150%左右,遠高于其他園藝產品。”浙江省多肉協會副會長董杰說,這說明多肉還是非常受歡迎。他也提到,今年上半年銷量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去年的極寒天氣,導致很多市民家中的多肉被凍死,需要補貨。多位攤主表示:除去“補貨”的份額外,市場走勢是不是向好,挺難說。攤主們也稱,現在主要是清貨了。夏天不太好養,下半年的走勢并不明朗。

      銷量增加,賣家的錢袋子也鼓了?錯!記者采訪的零售商和批發商都表示:“銷量增加但利潤沒多,甚至少了。”最直接的原因,是價格跌了。

      價格跌成啥樣?以常見的靜夜品種為例,標準盆2015年的價格在20元左右,現在已經跌破10元。黃金萬年草,標準盆2014年的價格在15-20元一盆,現在只有1.5元左右。

      這樣的跌幅并不罕見。這只是普貨市場,貴貨市場呢?業內人士介紹:“貴貨品相很重要,新品也很多,很難直接比價格。但有一點很明顯,有價無市了。”天勝花鳥市場一位攤主說,3000元以上的貴貨去年可以說絡繹不絕,小拇指大小的賣到2萬元的十二卷,也賣過不少。如今,500元以上的都很少有人來訂了,市場越來越理性了,這一波“多肉熱”退燒了。

      走勢

      前年火爆時房產商“進場”囤貨

      如今大多在清貨,甚至關門轉行

      上面還只是多肉零售領域的情況,那么在多肉批發、種植領域,情況又如何?

      此前,資本暴炒多肉市場。有溫州房產商,在多個基地買斷了一個多肉品種,導致市場奇缺。以至于該品類的售價從2014年的300元一棵飆升到2015年的600元。

      在寧波,同樣有房產商大規模蓋起多肉大棚來繁殖。如今,情形怎樣呢?

      寧波骨灰級的肉友“木木”也是因為愛好,開始加入多肉種植、銷售。他舉了個自己的例子:往年這個時候,剛剛是囤貨大批量繁殖的時候。去年6月開始,也特地囤了3畝左右的靜夜。今年,壓根不敢囤貨,反而在微信上出清,不敢壓手里。他說:“夏天是囤多肉的好時間。比如,十塊錢的多肉囤一萬盆,到秋天漲一塊也能賺10萬。如今,卻不敢了。”他說,不是他一個人變慎重了,同行也幾乎都是如此。“寧波資深的肉友,大規模做繁殖銷售的,都認識。沒聽說現在還有誰敢大批量囤貨,來賭接下來市場會漲的,哪怕是微漲。”

      據介紹,這還算好的。從去年冬天起,寧波已經有不少多肉從業者選擇關門、轉行,實在很難堅持下去。一個頗有規模的種植商說:“好些認識的都關了。我做種植批發,關也關不掉,手頭還壓著太多貨,只能熬著。現在種多肉的利潤,和前些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記者調查

      多肉市場為何“急轉直下”?記者采訪研究多肉植物10多年的農藝師和經歷這一波瘋狂行情的種植批發商,從中窺探多肉從瘋狂走向理性的脈絡。

      入市門檻低,供求關系變化大

      猛跌是炒作后的價值回歸

      “和其他綠植比,這些年多肉漲得很快。”寧波市農科院農藝師倪建剛研究多肉植物10多年。他認為,此前幾年,景天科多肉已經漲了20來倍。比如去年賣20元左右的熊童子,實際上,前幾年售價還不到一元錢,現在價格回落至5元左右,也比較合理。

      “價格跟‘過山車’一樣,同樣品相的山地玫瑰,2014年150元左右,去年350元左右,現在60元左右。”一位資深玩家認為,人為炒作和哄抬是價格猛漲的主要因素。

      “當年漲多狠,現在就能跌多狠。”采訪中,一個曾在多地有種植大棚的大戶說:“我嘗過上漲那波甜湯,錢實在好賺,車也換了。現在,賺個油錢都難。觀望吧。”

      “市場門檻太低了,供求關系變化大。”“木木”說,自己也是大學畢業后,因為喜歡多肉,才用不多的資金進入市場的。以種植為例,如果有地,幾千元就能搭個棚,200元就能買很多母本,入市成本太低。前幾年,有太多人看中多肉這塊蛋糕,殺了進來。

      董杰介紹道,寧波專做繁殖的多肉大棚就有250多畝,做銷售的大棚更是不計其數。多肉個頭小,占地少,數量可想而知。“早年進入市場,哪怕沒有追到猛漲的品種,也能一年內收回成本,接下來就是利潤了。”從事多肉繁殖和銷售的林先生說,第一年40元買一棵母本,第二年能繁殖成40棵,哪怕跌價到20元一棵,賣掉20棵足以收回成本。余下20棵就是金蛋蛋了。“多肉繁殖簡單,大棚普貨平均每盆的成本只要0.5元,賣1元錢就能賺不少。”

      然而,眼下價格回落明顯,此前“一年回本”的好時光過去了。用業界話說,“新入市,不虧就算好的了。”

      “供求關系變了,市場上貨多了,價格自然就下來了。”董杰認為,每個行業,都會有成長周期,有變動。就多肉來說,現在還處于銷量高速增長階段,市場仍有空間。但是,價格瘋狂走高可以說告一段落了。入市的話建議慎重,做好“深耕”準備,“打一槍賺一票”并不現實。

      延伸閱讀

      互聯網時代的“瘋狂多肉”

      玩的是當年熱炒君子蘭的老套路

      君子蘭在30多年前被瘋炒。1984年,大江南北刮起君子蘭旋風,一盆品相好的君子蘭甚至要10萬多元。端著君子蘭走完一條街,價格能漲三倍。1985年6月在多重干預下,君子蘭貶值近99%。現在,寧波不到10元就能買到君子蘭小苗。

      30多年過去了,多肉的走紅既有炒作因素,也離不開網絡這個推手。早在2000年,中國就出現過多肉的身影——當時以仙人掌科居多,但由于形象并不討巧,很快就消失于市場中。轉機在十年后悄然而至。2009年開始,快速發展的中國互聯網為多肉提供了“走紅”的平臺。一些顏色鮮艷、萌態可掬的多肉圖片開始出現在網上,并迅速獲得80后的喜愛。嗅覺靈敏的商家和資本迅速進入這一行業,推高多肉行情。此前市場火爆,催生了不少市民拿多肉做投資,甚至有老人拿退休金來投資買多肉。現在,很多行家在“清貨”,價格和此前比相當誘人,業內人士不建議將此作為投資手段,接盤尤其要慎重。

      推薦閱讀:

      仙人球將如何分羹多肉植物的萬千寵愛?

      莆田多肉植物成為扮靚家居的“香餑餑”

      青州:成全國最大多肉植物基地

      多肉植物成九江新“萌寵”普貨價格走低

      (來源:中國寧波網)微信公眾號
       
       
      [ 交易平臺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交易平臺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