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消息:近兩個月來,作為中國園林網編輯部的一名編輯,筆者也通過電話采訪的這一形式采訪了不少公司的優質客戶。也許是筆者本人太拘于采訪話題,大多時候還是比較關注苗木品種的市場行情及發展前景,而忽略從宏觀角度對行業發展形勢進行發問。12月23日上午,筆者按照以前的采訪慣例撥通了浙江省嵊州市菁青苗木基地總經理王剡明的電話,簡單陳述采訪由衷后,便向王總問起了近期苗木市場行情。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沒有講什么具體品種,而是開門見山地說,“喬灌木所有的品種都低迷,我估計五年之內苗木行情好不起來!”聽罷,真是如雷貫耳,讓人心里一驚卻暗自歡喜,不由得順著他的論斷追問起來。傾聽他對苗木產業發展趨勢的一番精辟見解。
價格不是問題,關鍵在人
你要問我,那個品種銷量和價格好,或者哪個品種更有市場潛力,我也不敢盲目下結論,因為這需要很專業性的東西。再我看來,價格不是什么大問題,關鍵還在于人。有些人低價能做,有些人就不能做。舉個例子,就像萬科一樣,宋衛平做那么大,低價他也做不了;但是孫宏斌可以做,因為孫宏斌是職業經理人出身。房子造得再好,不會銷售有什么用。所以說對任何行業而言,供大于求的時候,才是真正發揮銷售這一門技術的關鍵時刻了。苗木行業當前,銷售應當占到主要位置的百分之九十,生產占百分之十。
行業面臨洗牌,五年內苗木行情好不起來
喬灌木現在市場行情怎么樣?不管是那個地區,苗市大環境都是一樣,喬灌木所有的品種市場行情都低迷,價格和銷量都不是怎么理想,我估計五年之內苗木行情好不起來。要說到原因,很簡單,就是房地產泡沫化了,萎縮了,很難再發展起來了。而苗木產品的主要利潤空間主要靠房地產,房地產不景氣了,苗木產業市場發展就會受到很大阻礙,僅靠市政類一點工程根本帶動不起來。換句話說,很簡單,五年苗木行業內要洗牌了,現在全行業都低迷,大家都是在拼成本了。通過這一輪行業洗牌,將要徹底淘汰一些部分經營粗放的從業者了。未來產業發展的方式,打個比方,很簡單,就像水一樣,要從四面八方匯聚過來,不能靠單一渠道了。再進一步說,未來的苗木產銷,要靠得是人,而不是苗圃,不在于苗圃面積規模有多大,而在于人。舉一個簡單例子,臺州有一位70歲苗圃老板種植了一萬多畝,沒有想到他人死了,整個苗圃也就倒掉了。正所謂人在苗圃在,其核心的東西在于人。所有的生意都有利可圖,盡管未來這個行業競爭會更殘酷,但一切要以人為本,事在人為。
轉型升級是空談,五年內行業真正進入商業社會
要說轉型升級,現在大都是空談,只是一個振臂高呼的響亮口號而已,對行業的發展沒產生什么實質性推動作用,真正關鍵的是人,人自身要轉型升級了,更新換代,也就是說原來那些以種苗出身的苗戶90%都要淘汰掉,未來產業的苗木人將全部都是職業經理人,如何種植和銷售,全部由他們掌舵了,靠一家一戶早上五點鐘起來干到晚上十點鐘的那一種苗圃必須都要淘汰了。苗木行業這五年真正要從農業社會進入商業社會了。原來是農業社會,以前的老苗圃不管你怎么種植,都會有不不錯的銷路和收益。但現在時代完全不同了,那個苗木產業暴利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那種拼苦力、粗放型種植方式肯定不適應現在這個商業社會了。五年內真正進入商業社會了,苗圃從原來的管理、經營到出圃,到最后進入工地,所有苗圃里本來就存在很大漏洞,無形中將利潤擴大化了。其實苗木產業本來就是個暴利的產業,現在行業發展比較慘淡了,靠原來的家族管理和粗放式經營肯定行不通了,一定要推廣到商業模式。這五年真正進入到商業模式的階段后,對一個從來沒有接觸過苗木行業的卻會做生意的人是個機會,對原來只會種苗不會做生意的人這五年內就可以退出苗木產業的大舞臺了,把苗木盤掉,另謀出路。
什么樣的人可以踏進苗木行業
五年內,苗木行業真正進入商業社會后,經過一番行業大洗牌后,真正倒下的不是苗木本身,而是人。那些既懂生產又懂銷售的人,在這一輪殘酷的行業競爭中肯定會存活下來,發展成為苗木行業里的職業經理人;那些只懂生產卻不懂銷售的也就所謂的老一輩種植戶肯定要被淘汰掉。銷售是最關鍵和核心的東西,可以少懂點生產,換句話說,很簡單,你去菜場里能賣菜,就具備從事苗木行業的基本素養,如果連菜都不能賣,就不要做苗木這一行了。進一步說你平時會賣點小菜,賣點豆腐,還有那些會開超市的人也可以從事苗木這個行業。但是只會生產不懂銷售的那些人,肯定會被全部淘汰。原來的模式資源比較匱乏,苗木比較少,也就是說,求大于供,現在是供大于求,進入商業模式了,進入苗木行業的門檻也自然提高了。
筆者感悟
十年一時代,代代有興替。社會的變化和發展日新月異,空前絕后。科學技術地飛速發展,信息地快速傳播,極大帶動各個行業的發展,但同時對行業的從業者自身素養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苗木行業而言,以前隨便種點苗就能獲利的時代真正地一去不復返了。同樣對水果產業而言,亦是如此,真正制約產業發展的不是生產問題,而是銷售問題了。生產了好商品,如何銷售出去且銷售的好,都是擺在苗木人和果農面前的一大實踐難題。如何破解這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向理論學習,向實踐學習,通過提高人自身的技能和素養來化解一系列的發展問題。
推薦閱讀:
云南:鳳慶縣苗木產業加快發展
山東無棣苗木產業成富民產業
我國苗木產業新變化新特征令人關注
福建清流縣政協助力花卉苗木產業成功轉型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