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消息:近幾年,受全球經濟下行和國內經濟轉型的影響,園林苗木產業滑到了低谷,經營者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赝麆倓傔^去的2016年,各地的苗木產銷形勢仍不容樂觀。從各地報道的花木市場行情來看,南方一帶的桂花、紫薇、紅楓、雞爪槭、紅豆杉等雖銷量基本與往年持平,但價格仍然低迷不振。北方的銀杏、白蠟、國槐、榆樹等品種價格方面也是不盡人意。面對持續低迷的苗市行情,很多從業者不謀而合地喊出了心底最無奈的苦楚:“有市無價。”進一步說,當前令從業者最頭痛且迫切想解決好的大問題,就是銷售問題。如何在確保銷量的同時,提升苗木產品的價格才是他們不斷思索和有待積極實踐的產業課題。
當前的苗木產業早已不同往日,那種粗放經營就可以收獲豐厚的時代真的一去不復返了。苗木產業自發地由農業社會向商業社會逐步轉型,期間從苗木產品到從業者自身都在悄然地更新換代、轉型升級,行業正在進行一場規模浩大的產業變革。在產業調整過程中,仍然要面對產能結構性過剩造成的苗市困局,如何破解當前所面臨的產銷困境,從專家到行業人士都紛紛給予不同的指導和意見。為低迷的園林苗木行業精準把脈,為徘徊不定的廣大從業者扒開云霧,指明發展道路和方向。
對廣大的苗木種植戶和經營者而言,當前最迫切和期盼的就是苗子能賣上好價錢,確切地說就是破解苗市有市無價的產銷困境。如何破解這一困境,結合中國花卉協會綠化觀賞苗木分會副秘書長、杭州園暢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世光在《吳世光:苗木產業如何走出“粗放”穩步提升》一文中提出的一些觀點,筆者以為破解有市無價的產銷困境,還需多渠道發力。
提升苗木質量,走精品路線
從苗木品種方面來講,除了吳總所強調的苗木首先要品種化外,還需大力發展中高端產品,也就是所謂的精品苗。正如他所說,他們在全國考察調研中發現,苗圃低端產品數量太大,所謂“產能過剩”,存圃積壓的主要是普通和速生的低端苗木,優質高端苗木依然緊缺,遠不能滿足市場和用戶需求。就全行業而言,真正有規模、大規格、標準化、高品質,能批量持續供應的高端苗木十分鮮見。因此,從供給側結構改革入手,改變粗放生產經營模式,優化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用用戶思維、產品思維和市場思維解決用戶“痛點”,打造產品“尖叫點”和創造市場“引爆點”,乃是時代和產業發展的現實要求。
在供大于求的苗市大環境下,相比普通苗木,精品苗在質量方面更能贏得客戶和采購方的青睞,他們更愿意出價錢。如果是質量低劣的苗子,工程采購方可能不屑一顧。要想苗子賣上好價錢,首先需要提高苗木產品自身的價值,價值上去了,才有可能在同類產品競爭中脫穎而出,賣上不錯的價錢。
大力調整種植結構,積極培育新品種
當前產業發展突出的問題就是產能結構性過剩,要解決這一問題,需大力調整種植結構,積極去庫存,同時培育新品種。拿桂花這一常規品種來講,在四川、湖南、江浙一帶都不同程度出現產能過剩這一狀況。據行業一些從業者所講,桂花2016年的市場行情普遍不是很理想,幾乎都遭受著有市無價的困擾。即使精品桂花,在價格方面也大不如往年。像作為中國白蠟之鄉的山東惠民縣,白蠟的種植面積也是逐年遞增。整個東營都大面積種植,光整個鄉鎮的種植面積就達2萬畝,有的農戶個人種植也有上百畝、上千畝,目前庫存量很大,市場需求已趨近飽和,導致了苗木價格大幅下跌??偟膩碚f,當前常規品種市場是很積壓的,要想在銷量和價格方面有所突破,行業經濟整體好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拿出壯士割腕的勇氣大力去庫存,積極調整種植結構。
調整種植結構本身也是對市場供需的有效調節,同類品種市場上太多了,就需減少。在調整種植結構的過程中,培育新品種也是也一種提升苗木產品價格的有效方式。新品種對市場而言,整體上還是比較稀缺,物以稀為貴,相比那些常見苗木產品在價格上能占有一定的優勢。如何調整產品種植結構,要緊跟國家政策大方向,積極調研市場供需動態,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自身經營狀況做出合理的選擇。
差異化經營,注重產品營銷和創新
苗木產品為什么會出現產能過剩這一現象,其主要是原因還是跟風種植導致的結果。據行業的一些從業者所講,一個新品種如果在市場的銷量和價格還不錯,很快就會苗農跟風種植。幾年下來,當這個品種失去市場競爭力的時候,該品種的種植面積已成規模。市場法則,供大于求,價格自然要下跌。如何避免跟風種植現象,對種植戶和苗木企業而言,就要走差異化發展路線。你苗圃有的品種,在我的苗圃里盡量沒有;即使有了,同類品種的苗木,我力求在規格和質量上有所差異。也正如吳世光所講,如果每一家苗木生產企業都能根據自身條件對目標市場準確定位,做出具有個性特色的產品及其產品系列,就實現了差異化和產品創新。
另外,在苗木營銷上,首先要打破傳統的苗木買賣和推銷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進行產品定位、實現供需“無縫對接”,為用戶提供種植和養護技術等個性化服務,這也是經營創新和差異化的方向之一。其次應從多渠道發力,拓寬銷售渠道,充分利用行業知名的網絡媒體以及參加展會等方式進行推廣和銷售。
在產品創新方面,就是要在產業結構、經營方式和模式創新的基礎上,重點解決“生產”和“銷售”問題:種什么、怎么種是“銷”的前提和基礎;銷給誰、怎么銷是“種”的歸宿和價值實現。同時要遵循苗圃建設與資本運營、互聯網+、品牌創建、服務升級并重的發展模式,形成獨特的商業價值和競爭優勢。
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是一個興衰并織、起伏跌落且集漸進性與曲折性相統一的過程。誠然,苗木產業的輝煌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目前持續遭受著轉型升級、行業洗牌所帶來的苗市暗淡的產銷困境。但困境是暫時的,從長遠來看,園林苗木產業發展前景依舊是光明的。相信廣大的從業者在歷經大浪淘沙后,終可錘煉成商業社會環境下苗木產業的骨干和佼佼者,迎風遠航,共贏共進,將園林苗木產業推向更高的發展階段。
推薦閱讀:
甘肅徽縣加快苗木產業發展步伐
湖北十堰發展苗木產業助推精準扶貧
福建:連城發展特色綠化苗木產業
云南:鳳慶縣苗木產業加快發展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