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消息:7月25日,記者走訪棗城的花卉市場發現,往日一向繁忙的花卉市場,近日卻有些冷清。店主王先生無奈地表示,自入伏以來,花市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常常一天的利潤都無法滿足當天花卉店里的成本。
市中區中安·道南里小區的居民王女士,年初的時候在市中區一花卉店里買了500多元的盆栽,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這些盆栽也慢慢適應了王女士家里的環境,可是近日王女士卻發現,自家原本生機勃勃的這些盆栽,卻出現了黑心、腐爛的情況。
發現盆栽生病之后,王女士找到了當初購買盆栽的店家,希望店家可以支招搶救這些瀕臨死亡的盆栽,按照店家所述的方法,王女士打算救活這些盆栽,可是讓她郁悶的是,不到一周的時間,家里的盆栽近一半死亡。
之后,王女士從花卉店老板處得知,造成這些盆栽死亡的直接原因很有可能就是高溫。“前段時間,這些盆栽還生機勃勃,自從室外最高氣溫達到30℃以上,家里的盆栽才開始生病,直到最后無藥可救。”王女士說。
無獨有偶,薛城區燕山國際小區的居民張女士家里,最近幾天也出現了正在生長的盆栽無故死亡的情況。“我家的吊蘭原本是放在客廳里的,白天我和老公基本都在辦公室上班,家里溫度也相對較高一些,估計吊蘭是被熱死的。”張女士說。
根據王女士和張女士反映的情況,7月25日,記者先后走訪了市中區、薛城區的多處花卉市場,調查發現這些花卉市場近段時間也開始“歇伏”。市中區勝利路上一花卉店老板告訴記者,因為天熱,室內擺放的花卉有一些不能適應高溫天氣,為了保證店里的花卉正常生長,入伏之后他們店里幾乎都要為這些花卉開空調。“一臺立式空調都難以降溫,一天兩臺空調就這樣24小時運轉,每天的空調費用就有一大筆,可是最近幾天,店里的顧客卻少之又少,常常一天才來一兩個顧客,日利潤都交不上空調費,更談不上用工成本了。”該花卉店老板坦言。
下午,記者在薛城區海河路上的一家花卉店內看到,各色花草在店主的精心照顧下依舊枝繁葉茂,可惜店主告訴記者,從清晨打開門做生意,店里一位客人都沒有光顧。
為了給店里的花卉降溫,店主將店里的窗戶幾乎全部打開,可是還是難掩室內悶熱。店主告訴記者,為了節省成本,她們一般都是在午后最熱的時候開上四五個小時的空調,為這些花草降溫,采訪當天,室外有些微風,店主就想借著微風來為花草降溫,店主說,能節省一點成本就省一點。
據了解,6-8月是花市的淡季,也是花卉市場最難熬的時期,雖然這些花卉春節期間能讓商家大賺一筆,但是難熬的三個月卻總是入不敷出,再者,花卉店里的花草有很多都是從南方運送過來的,氣溫、濕度不達標都會導致花草死亡,這時期花卉店主們往往小心翼翼都難免會發生花草死亡的情況。
“這三個月,用工成本完全不用計算,完全是免費勞力,不僅如此,空調費、花卉死亡造成的損失費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現在算算,春節期間賺來的利潤都在這段時間彌補了窟窿。”海河路上一花卉店老板表示,花卉“歇伏”讓他有了轉讓店鋪的心思,該老板表示,接下來的一個月,如果情況越來越糟,他就選擇將店鋪轉讓出去。
一位花卉店店主表示,高溫天氣導致愛花的市民紛紛躲在空調房內,不愿出門選購花卉,購買人群減少是花市冷清的根本原因。原本喜歡買些花花草草裝點家居的黃女士表示,自從入伏之后,室外氣溫炙烤,她縱使想出門買花,看到熱辣辣的天氣,就放棄了出門。
(來源:棗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