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消息:進入7月后,北京、上海等地蝴蝶蘭開花株上市量猛增,加之盆花銷售淡季來臨,市場需求量減小,導致產品嚴重供大于求,價格直線下滑。與6月相比,蝴蝶蘭基地出貨單價直接從20多元降至15元左右,而且目前部分基地內還存有大量未售出的成品花。業內人士表示,必須積極推廣、引導蝴蝶蘭個人消費,拓展家庭消費市場刻不容緩。
7月至今,上海蝴蝶蘭行情就一路下滑。上海佳怡蝴蝶蘭負責人宋曉娟告訴記者,從春節至6月,上海地區的蝴蝶蘭價格一直保持穩定,單株基地出貨價在20元以上;到了7月中旬,基地出貨價格下調,紅花‘大辣椒’基地出貨價降至15元左右,雜色花價格更是從二十幾元直接跌至十幾元。“‘V31’是唯一保持價格堅挺的品種,基地出貨單價始終在20元左右,因為其種植量少、貨架期長,比較受租擺業青睞。”上海青林蘭業總經理秦曉峰告訴記者。“去年七八月份,多數基地只有幾千株蝴蝶蘭上市,市場價格維持穩定;而今年大部分基地有幾萬株成品花上市,導致市場價格非常亂。”宋曉娟說。
淡季量大這個信號在春季蝴蝶蘭種苗銷售旺季早有體現。“當時大家都想到淡季的上市量會比較大,但沒想到會這么集中。”秦曉峰說。據了解,上海地區多數基地將加溫設備改成空調,為了降低成本,生產者從廣州直接購買大苗進行催花。2017年宵蝴蝶蘭行情不錯,到了二三月份,大多數基地成品花銷售一空,于是生產者大量進購大苗,而這部分大苗的上市期全部集中在7月。另外,今年7月,上海地區比往年氣溫高,導致需求量下滑,零售生意難做,生產商又急于出貨,因此紛紛將價格下調。
北京情況也是如此。北京玉秀園藝總經理王錫金表示,今年淡季蝴蝶蘭上市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倍至3倍,有7成生產商都在出貨。去年淡季,北京蝴蝶蘭成品花上市量不大,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基地出貨單價基本維持在25元左右,較大的利潤空間讓大多數生產商看到了淡季市場的潛力,因此他們今年均想在淡季分一杯羹。另外,今年廣州地區的大苗數量較大、價格較低成為目前蝴蝶蘭上市量大的催化劑。
北京京華豐茂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志廣告訴記者,今年北京實施“煤改”,生產者都將加溫設施改成了空調或者天然氣,成本基本是用煤加溫的1.5倍,而淡季催花成本相對較低,再加上去年淡季蝴蝶蘭價格不錯,因此今年很多生產商都瞄準了淡季市場。北京北郎中花木中心總經理張建偉這幾個月基地并未有成品花上市,他表示,春季就已經預估到淡季蝴蝶蘭上市量會比較大,因為很多蝴蝶蘭基地以家庭為單位,沒有行業規范,很容易就出現今年淡季的“亂象”。在采訪中,多位蝴蝶蘭從業者表示,目前基地還有很多開爆的花尚未出售,形勢不樂觀。
蝴蝶蘭大量上市,但市場需求量不增反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7月溫度高是導致需求減小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市場環境條件差,溫度升高,蝴蝶蘭品質受到影響,貨架期變短導致走貨量減少。其次,紅掌行情低迷也是導致蝴蝶蘭需求下降的一個因素。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上半年,紅掌價格一直不高,到了淡季,基地批發單價只有十幾元。而目前蝴蝶蘭和紅掌仍以租擺消費為主,紅掌價格低廉,直接搶了蝴蝶蘭的市場份額。
而對于接下來的中秋和國慶雙節市場,業內人士也并不看好。往年中秋節一般在9月中旬,銷量要高于國慶節;而今年中秋節與國慶節離得很近,因此業內人士并不看好今年雙節的蝴蝶蘭行情。“節假日期間,很多人會選擇出游,因此對蝴蝶蘭銷量會有一定影響。”秦曉峰表示擔憂。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蝴蝶蘭產量已經明顯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未來兩年行情并不樂觀,而且蝴蝶蘭在國內雖然銷量較大,但是以節假日為主,個人消費市場相對仍較小。因此,目前業內人士應該做的不是盲目擴量,而是抱團共同開拓家庭消費市場,這樣市場需求穩定,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來源:花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