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消息:金秋的九月是金色的季節更是收獲的季節。2017第七屆“艾景獎”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賽評審會在北京國二招賓館拉開了序幕。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院副總工、建設部風景園林專家唐進群教授領銜專家評審委員,按照艾景獎的競賽規則,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初選合格的900多件作品進行認真評審。評審結果由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現場路演三部分組成,其中網絡投票占5%分值。最終結果將會在網絡投票結果出來后統一在9月25日公布。另外,本次專業組評審也增加了現場匯報環節,最終獲得艾景獎提名的8-10件作品將會被邀請到重慶大會期間現場匯報,與此同時獎獲得艾景獎大獎的作品將會得到明星般宣傳。
第七屆“艾景獎”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賽自3月份啟動以來,吸引了國內外487所高校學子及300多家知名設計機構的廣泛關注,截止8月30日共收到1700多件參賽作品,其中學生組1000余件,專業組500余件,經過組委會初步刪選,符合大賽申報要求的作品902件。大賽報送的作品設計風格不拘,內容豐富,極具創意,充分展現了當代景觀設計師的藝術才華。東方園林、鐵漢生態、AECOM、貝爾高林、奧雅等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均選送了作品參加本次大賽。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香港大學、澳門大學等國內院校均先在校內選拔好作品后再集體參賽,確保了作品的質量。此外,林肯大學、愛丁堡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日本滋賀縣立大學、德國漢諾威萊布尼茨大學等17所外國大學也選送了作品參賽。 “通過一屆屆經驗的積累和影響的不斷擴大,艾景獎已經發展成為建筑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及生態學領域多領域跨行業學術研究、生產實踐交流和資源整合推廣的最佳平臺。我們希望打造出一個中國人自己創立的國際性獎項,讓世界各地的設計師以獲得艾景獎為榮,為行業發展挖掘和培養出一批有潛力的設計師。
本次艾景獎組委會評委的組成更加科學有代表性,其中高校學術評委占60%、企業知名設計大師占20%,甲方評委占20%,這個評審組的架構有力的保證了評審作品的質量。評委成員從地域上來講兼顧了全國各大賽區、從人員結構上來講增加了甲方評委及知名設計機構的設計大師全程參與評審,萬達集團李斌評委對申報作品實現二次價值的提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一小組:中規院風景園林院唐進群教授與青島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劉森老師
第二小組:東方園林李建偉與萬達集團李斌
第三小組:廣州美院王潤強教授和川音美術學院田勇副院長
第四小組: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管少平與同濟大學設計集團景觀工程設計院陸偉宏院長
第五小組:青島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郝赤彪與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建筑所王冬青所長
第六小組: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趙曉龍系主任與東南大學建筑學院景觀系陳燁教授
第七小組:中國農業大學奚雪松副教授和艾景獎組委會龔兵華秘書長
分組討論完畢,隨后進行了所有的評委集中評議,現場邀請了中國建設報社李佳秋記者、中國綠色時報曹云記者、中國花卉報趙紅霞記者作為媒體評委現場監督。
隨后評審委員會主席唐進群對評審標準進行了詳細說明。整個評審設計了主題突出、創意與理念、布局合理程度、深化與局部把握以及圖面表現效果5方面的標準,按國際慣例設計分支。“作品能否實現低碳減排功效以及效果如何分值”為5分,“方案是否在生態、科技、人文等方面有獨特創新”分值30分,“在方案的醞釀過程中的資料收集、現場踏勘、分析評價、原則制定過程中具備合理性”分值20分、“在設計原則的統馭下是否進行了必要的深化,能夠保證項目的可實施性,同時考量局部美感度以及局部與整體關系協調性” 分值20分”,“圖表、文字表述能力強,直觀度高。邏輯性強,明晰凝練、版面美觀” 分值20分。唐進群指出,此評分標準特點既體現了國家標準,又著眼國際視野,與國際上行業發展趨勢相契合,是保證大賽結果權威性的重要部分。
評審團合影留念
評委會組織架構
評審團名譽主席
宋春華 原建設部副部長 艾景智庫學術委員會榮譽主席
唐學山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 艾景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
鄧 千 中國民族建筑研究會秘書長
第七屆評審團主席
唐進群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院總工
第七屆評審團成員(排名不分先后)
李 斌 萬達文化集團文旅規劃院景觀所所長
陸偉宏 同濟大學設計集團景觀工程設計院院長
李建偉 東方園林景觀設計集團首席設計師
陳 燁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
趙曉龍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主任
管少平 華南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
郝赤彪 青島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
田 勇 川音美術學院副院長
王潤強 廣州美術學院教授 廣東省集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奚雪松 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
王冬青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建筑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