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園林綠化網 |
       
      當前位置: 首頁 » 交易平臺 » 資訊 » 正文

      催花牡丹 如何破解“進家難養活”尷尬?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3-16  

      3月2日消息:經過多年發展,菏澤催花牡丹技術日臻完善、知名度逐年提高,同時也面臨著性價比不高、產品結構老化、市場萎縮、利潤降低的考驗。在花卉品種多樣化、市場競爭越來越劇烈的大背景下,催花牡丹盆栽化、精細化、小型化,將成為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催花牡丹重在“養根”

      “120塊錢,開了三朵花,看了四五天,催花牡丹性價比太低了。”2月24日,市民武女士一邊抱怨一邊將催花牡丹移出客廳,“都說催花牡丹是 ‘一次性’開花,留著也是‘雞肋’,不如挪出去騰點地方養綠蘿?!?/p>

      春節前夕,具有多年養花經驗的武女士購買了一盆催花牡丹。“這盆催花牡丹在大棚里看著非常漂亮,青枝綠葉,花蕾也不少,誰知道挪到家第二天就有點耷拉葉子?!蔽渑空f,一家人急忙澆水,最后10多個花蕾只開了三朵花,其余的根本沒“咧嘴”。盡管心有不舍,武女士最后還是將這盆催花牡丹扔掉了。

      “我買的兩盆催花牡丹,春節期間壓根就沒開花?!焙蕽墒心档ぎa業化辦公室研究員劉繼國說起來,顯得一臉無奈?!皟膳璐呋档せɡ俨簧?、枝葉也非常協調,放到家里不久,葉子就發蔫了,擔心葉片水分蒸發,我急忙找來塑料薄膜覆蓋,效果也不明顯。”作為一名業內人士,這引起了劉繼國的思考,“催花大棚內溫度、濕度適宜,所以牡丹長勢良好,一旦脫離那樣的環境,牡丹就容易發蔫”。春節后,他將兩盆催花牡丹從盆中倒出來,發現根部沒生新根?!斑@說明催花牡丹靠的是體內儲存的營養,而不是通過生發新根汲取外部營養?!眲⒗^國說。

      “根本,根本,根是包括牡丹在內的所有植物的基礎,沒有發達的根系,發芽、生葉、開花都無從談起?!眲⒗^國說。事實上,多年來菏澤催花牡丹一直沿襲著當年上盆、當年催花的傳統。從裝盆進棚到開放上市,牡丹催花一般需要50天左右。這么短的時間內,用于催花的牡丹是無法生長出新根的,牡丹后期長葉、開花全部靠的是體內養分,一旦這些養分消耗殆盡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因此,春節過后,不少家庭只能將枯萎的催花牡丹扔掉。

      劉繼國介紹,他與其他技術人員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末進行過催花牡丹“養根”的實驗?!澳档ば赂鰜砗螅梢詮慕橘|中汲取營養,適應性強,成活率在90%以上?!?/p>

      “盆養模式”是必由之路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優質產品才能獲得市場競爭力。近年來,盆栽牡丹應用領域越來越寬,對品質的要求也需要與其 “花中之王”的身份相匹配。目前,無論是菏澤還是洛陽等地,絕大部分催花牡丹還是當年上盆、當年催花。越來越多的從業者已經意識到,就長遠發展來看,催花牡丹需要走盆養生產模式,即提前一年上盆養護,經過一個四季再催花上市。劉繼國通過實驗發現,相比當年上盆催花的牡丹,盆養催花牡丹成活率高、耐擺性強、花更大色更艷、花期更長。不過,劉繼國也提到,與傳統生產方式相比,盆養催花牡丹的成本將大大提高。

      “品質在提升,價格在下滑。”問及催花牡丹市場近幾年的變化,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牡丹產業委員會秘書長范保星脫口而出。他認為,盆養牡丹正迎來“牡丹+”的經濟發展時代。在范保星看來,牡丹之于中國,就像郁金香之于荷蘭,但在發展上,牡丹經濟還遠遠不能與郁金香相比,這也意味著牡丹領域還有很多工作有待開展?!澳档づ桊B化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可全年供應,全年銷售?!狈侗P钦f,盆養牡丹消費群體正趨向多樣化,因而牡丹產品也要多樣化,要根據不同需求生產不同的產品。比如,傳統10個枝條以上的大盆牡丹,適合用于商場、賓館的大廳裝飾,三五朵花的中盆適合一般家庭客廳擺放,一兩朵花的微型牡丹則適合案頭欣賞,即針對細分市場的不同需求來生產盆栽牡丹。

      對于以市場需求定生產的思路,不少花農比較認可,他們認為催花牡丹在過去很長時間都是生產和銷售脫節?,F在,盆養牡丹用于展覽的比例不小,而且有越來越多的地方舉辦牡丹展,花展成了人們認知牡丹的一個窗口,這對牡丹經濟的拉動無疑是利好。范保星認為,隨著盆養牡丹不同需求市場的打開,對產品品質要求會更精致化。盆養一年以上的牡丹成活率高、品質好,才能匹配消費者對 “花中皇后”的心理預期。

      讓催花牡丹擺上案頭

      電商產業在菏澤發展得風風火火,那么,菏澤催花牡丹產業能否搭上“互聯網+”的快車?

      “我們也嘗試過網絡銷售,可效果并不理想。”花農趙銀增告訴記者,根據他掌握的情況,在菏澤,通過網絡銷售催花牡丹的花農不是很多,效果也不好。究其原因,趙銀增分析,從客戶的角度出發,通過網絡購買牡丹,買到假貨的可能性要大一些;通過網絡銷售,運輸是個難題;一些花農年齡偏大,對新興的銷售模式認知有限。

      成品牡丹因為體積大而重,物流一直是個瓶頸?!扒澳辏患屹F州企業購買催花牡丹,我咨詢快遞公司,一盆花的物流費用要近百元,這幾乎趕上了一盆催花牡丹的價格。”花農趙銀增說,“客戶嫌貴,我也覺得不劃算,最后只好作罷?!?/p>

      牡丹嬌嫩、易損壞,這是催花牡丹難以和物流結緣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使催花牡丹小型化、輕質化,便成為一個必須面對的課題。菏澤牡丹商會會長吳勇華介紹,國外的牡丹主要是盆栽,相對國內,每株牡丹的性價比更高。讓催花牡丹小型化、輕質化,以便走入千家萬戶,這一美好愿景正逐步落到實處。

      采訪中,劉繼國告訴記者,洛陽等地已經有微型牡丹產品在試水市場。洛陽裕華園藝場是較早開展催花牡丹小型化探索的企業,他們選育的袖珍牡丹將牡丹高度控制在40厘米左右,只生一朵大花,整株小巧、便于攜帶。也有企業推出盆徑20厘米、只生3朵花左右的催花牡丹,對小型化牡丹量產技術也摸索得越來越到位。不過,劉繼國、吳勇華告訴記者,目前菏澤還沒有出現小型化的案頭牡丹。劉繼國分析,催花牡丹小型化、案頭化,在菏澤并不存在技術難題,菏澤花農沒有涉足這個領域還是與擔心市場前景有關。

      劉繼國提到,催花牡丹小型化、輕質化,除減小植株規格外,就是改變栽培介質。他介紹,盆栽牡丹所用介質原先主要是田園土、爐渣、蘑菇渣等,不僅不保水,還常有雜菌,影響牡丹后期品質。而新型介質為草炭、蛭石,更輕便、更利于牡丹生根。據了解,菏澤花農趙信軍、趙信勇都嘗試了草炭和椰糠混配的介質,取得了不錯的栽培效果。

      催花牡丹標準化,是劉繼國關注的另一個話題。他認為,就盆栽牡丹而言,需要有一整套產業化技術體系加以規范,原來多關注植株是否圓滿、花葉是否協調,現在來看,從生產源頭到上盆時的盆器搭配,再到后期包裝運輸,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規范、研究。

      (來源:牡丹晚報)

       
       
      [ 交易平臺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交易平臺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