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消息:3月12日是第40個植樹節,不少市民都想參與植樹活動,既能綠化環境,又能收獲栽種的快樂,但在處處見綠的城市里,如今想要找個合適的地方種樹反倒成了難題。
其實,除戶外植綠護綠外,“家庭綠化”漸漸在市民日常生活中悄然流行起來。很多市民喜歡在自己家的陽臺種上幾盆花草,或者裝點入戶花園,親手打造自己身邊的綠色小天地。
家庭園藝案例:
盛開的薔薇“冒出”院墻
每到暮春時節,南揚新村有個院子就會變得特別顯眼,院墻外一大片盛開的薔薇花就像一團紅色云朵把整個院子都包攏住了,老遠就能聞到香味——這里是84歲的陳阿公的家。陳阿公的院子里養著幾只畫眉和繡眼兒,種了不少無錫人喜歡的君子蘭、羅漢松、瑞香等草木,還有一棵種在盆子里的發財樹。陳阿公說這棵發財樹是別人不要了丟掉之后被他撿回來的,一眨眼也養了三四年了。平時這棵發財樹擺在客廳里,要是天氣好,陳阿公還會把樹搬出去曬曬太陽。
說話間,陳阿公養的小博美“妮妮”跑了出來,“妮妮”今年已經12歲。陳阿公說,12歲“妮妮”大概相當于人類六十多歲,卻看著還像小狗一樣朝氣活潑,也得益于平時的悉心照料。
掛上防盜窗的綠色“天地”
家住石子街的劉阿姨熱愛種些花花草草,但和大多數城市居民一樣,能給劉阿姨種花的地方并不多。所以劉阿姨在防盜窗上掛了一些架子用來擺放花盆,家里每個房間也擺了不少盆栽。雖然大部分只是吊蘭、綠蘿、太陽花這樣的常見品種,但沐浴在陽光中的植物們把整個陽臺都映成了養眼的綠色。綠葉掩映下一只肥碩的巴西龜已從冬眠中蘇醒,正努力爬出盆子想要“越獄”。
有了自己的綠色“小天地”,劉阿姨常常以花會友:“這個盆子里的月季是別人剪下來送給我的,已經種活了。”“這盆牡丹吊蘭剪下來分了好幾個人,都種得挺好。插的時候一定要少曬太陽,等到養活了就可以多曬了。”劉阿姨的客廳里還擺著一個淺淺的盆子,盆子里養著兩棵白菜心,葉子綠瑩瑩很可愛的樣子,已有花苞探出頭來。劉阿姨說白菜心很好養活,只要時不時換水,到了春天還會開出漂亮的小黃花。
5平米陽臺變“植物工廠”
走進喻康苑小區一戶人家,一眼就看到了與眾不同的陽臺,5平米不到的陽臺宛如一個“植物工廠”,高處懸掛著春雨、矮處擺著各類綠植,花盆都不大,大多數就碗口粗,但足有上百盆——長壽花、鐵海棠、非洲堇、碧玉、銅錢草、風信子……碼放得整整齊齊。就連衛生間的陽臺上也擺滿了喜濕植物,客廳的柜上還擺放了一排水培植物。“主人”叫陳子璐,曾經在國外學習過園藝專業,如今在她的家中四季皆是景:春天有月季、花毛茛、耬斗菜;夏天有太陽花、碗蓮、洋桔梗;秋天有藍雪、風雨蘭;冬天有仙客來、報歲蘭。
說起自己的“養花經”,陳子璐說秘訣在于她的“獨門肥料”。養花需施肥,但使用化肥易導致土質鹽堿化,她則用廚余垃圾自制肥料。“自從養花后,我家廚余垃圾都變廢為寶,蝦殼、蟹腳、果皮、肉骨頭、過期牛奶等全成了花肥。”陳子璐說,平時廚房里的南瓜皮、枯黃白菜、西瓜皮、梨子皮等,全皮宴裝一袋;蝦皮蟹殼、骨頭蛋殼等另裝一袋,桶內按比例倒入EM菌,攪拌均勻,可加速發酵用做肥料。
家庭園藝趨勢:
網紅風:凈化類植物+水泥盆
上個周末,位于方廟路的霖生園藝很是熱鬧,來自四面八方的植物愛好者正在選購植物。鐵海棠、口紅花、康乃馨、梅花……各式各樣的鮮花五彩繽紛,連空氣中都彌漫著花香。據園藝店的園藝師小祁介紹,每年這時候是花市一年生意最為火爆的時段,越來越多人選擇家庭園藝服務來裝點家居。從選購品種來看,無錫人偏愛凈化空氣類的植物,除了綠蘿、吊籃、白掌“老三樣”,虎皮蘭、琴葉榕、龜背竹、天堂鳥等近幾年也受到花友們熱捧。尤其是天堂鳥,葉大姿美,花形奇特,很多人用于庭院、陽臺造景和花壇、花境的點綴,凈化空氣的能力更是甩綠蘿好幾條街。凈化空氣類“新貴”再配上時下很流行的水泥盆,是時下很多家庭和店主最喜歡的搭配,已經成為了家庭園藝界的“網紅風”。
組合類:
同習性植物組成“迷你花園”
記者走訪錫城花卉市場發現,在爭奇斗艷的“花海”中,創意十足的“組合花卉”十分討喜。把習性相同的植物根據造型要求中在一起,例如北美冬青、竹柏、網紋草、石斛組合在一起,或是人參榕、菖蒲、鐵海棠,再搭配一些假山假石草坪燈小物件,打造一個“迷你小花園”。“這是從日本流行來的一種家庭園藝形式,”小祁說,隨著家庭綠植品種多元化,許多人不滿足于用單一品種的花卉種植方式。“迷你花園”原則上一定要有相同的耐寒性、耐熱性,要有同樣的光照要求、同樣的水肥要求。組合類的花卉對花盆的造型要求較高,有卡通造型、有花園造型,還有海底世界造型,組合類花卉也帶動了園藝周邊飾品,例如鐵質的仙鶴、小花、小鳥籠、枯藤、風燈、小房子等物件,每個周末都有大人帶著孩子來挑選花卉,小物件進行DIY。
食用型: 蔬菜果樹打造“陽臺農場”
“誰說只有花草才能布置家?從市場上買回的蔬菜,找個容器養起來,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好看的蔬菜盆栽!”市民徐女士家中的陽臺就種了白菜心、蘿卜、西芹等好幾種蔬菜。“這些都是極好生養,幾乎可以說是給水、給陽光就能活。”徐女士說,白菜心和蘿卜頭是很好的賞花蔬菜,白菜的小黃花和油菜花很像,蘿卜會開出顏色漂亮的淡紫色花朵,很像是一群在綠葉間穿梭的紫蝴蝶,非常美麗。西芹菜心,胡蘿卜頭是很好的觀葉蔬菜,西芹和胡蘿卜都長有美麗的羽狀復葉,當綠葉伸展開來,就像是一對對綠色的
小翅膀。根據她多年的觀察,蘿卜表皮越紫,開出來的花顏色越深,白蘿卜的花幾乎就是白色的了。
從花卉市場了解到,除了蔬菜盆景,如今很多人喜歡在陽臺上種植迷迭香、薄荷、月桂等,做成精致的盆景,例如小橙子、草莓、檸檬、藍莓、獼猴桃等,養護得好一樣能開花結果。
新奇風:造景新寵“雨林缸”
在市區一家名叫“群落”的園藝店,走的是高端小眾路線,也是園藝“發燒友”和“品種控”的淘寶地。透過玻璃櫥窗看到一個別具一格的熱帶雨林造景缸,時不時吸引著路人駐足。只見玻璃缸內的一個枯木上種上了積水鳳梨、空氣鳳梨、蘭花,還有植物中的“活化石”——蕨類植物等熱帶特色植物。在這個“小天地”里,共有20多種植物,枯木、老枝、亂石都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它們或蜿蜒曲折、或凹凸有致,火紅的鳳梨得以翹首于枯木之上,就連坑坑洼洼的巖石也披上了苔蘚外衣。
店內園藝師顧駿介紹,雨林缸是家庭園藝中的“新寵”,主要是選取一些附生植物用植物膠粘上去,根系會攀延生長,雨林缸的出現使得一些品種時不時地小“火”一把,比如之前風靡網絡的“黑鳳梨”便是積水鳳梨的一種。雨林缸既有桌面型產品,又有能覆蓋整面墻的大型產品,還可以和一些家具結合,針對缸內的環境安放不同的設備,比如噴淋,加濕,通風,燈光,控制等。這種造景新寵價格不菲,根據植物種類和缸體大小,造價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聲 音
治愈系的花花草草 讓生活“慢”下來
10年前提到“家庭園藝”這個詞,還只是停留在人們想象中既新鮮而又陌生的一個“洋概念”,如今正從公共消費走進錫城千家萬戶。作為資深園藝師,小祁也感受到了這個“質變”。她認為,面對高壓力和快節奏的當今社會,人們的身心健康日益凸顯,順應“慢生活”的家庭園藝應運而生。家庭園藝是利用植物與人之間的一種親密關系,包括果樹、蔬菜和觀賞植物的栽培、繁育和生產經營,且藉由從事園藝活動的過程中,幫助自己放松心情,也提醒生活在以“數字”和“速度”為衡量指標的當今蕓蕓眾生,慢下來關注心靈、環境、傳統,讓身心得到調整,享受清靜悠閑的幸福生活。
從本質上說,治愈系的花花草草是家庭園藝的精髓和靈魂,讓越來越多的都市人慢下來,享受勞逸結合、有張有弛的生活。
(來源:江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