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近日發布全球森林資源評估70周年總結報告——歷史回顧和未來展望,總結全球森林資源評估(FRA)70年來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的發展方向。1948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了第一份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至2015年已經發布了13份報告,之前每5-8年發表一份,自1990年起每5年發表一份。
FRA報告的重要作用
70年來,全球森林資源評估(FRA)增進了全球對森林資源及森林重要性的認識。上世紀60年代的報告以木材供給研究為主,近年來則逐漸采用更為綜合宏觀的方法全面評估森林的可持續經營。
報告對改變土地利用、減少毀林有積極作用。上世紀80年代的評估報告著重評估了熱帶森林被快速轉化為農地后的影響,毀林問題得以曝光,并為后來相關國家的決策者和利益相關方采取針對性的可持續森林經營措施提供了支撐,這些措施和努力,特別是相關投資也降低了熱帶森林減少速度。
報告指標豐富,促進了森林可持續經營。盡管毀林得到較多關注,但全球許多地區的森林通過其他重要的方式發生變化,且較難察覺觀測。FRA通過提供森林特征、蓄積量、森林健康、權屬和經營權、森林的社會和經濟價值等數據,實現了對這些難以洞悉的變化的監測,推進了森林的可持續經營。
報告高度關注森林面積減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森林面積和蓄積量變化的關注強化了森林碳平衡減緩氣候變化的作用。報告指出,特別是熱帶森林蓄積量的減少直接導致了溫室氣體凈排放量的增加。
FRA報告存在的問題
一是數據質量參差不齊。盡管評估已經開展了70年,但一些國家仍缺少提供可靠數據的能力,主要是由于培訓、機構設置和財政資源等問題,數據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二是遙感技術提供的數據與FRA監測數據之間存在差異,難以進行比較。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搜集的數據與土地利用的數據難以同步,在FRA的森林定義中,原有林地采伐后未郁閉時也被認為是森林,而遙感分析則不認為該地屬于林地。
未來發展方向
一是堅持國家驅動。未來評估將需要維系和鞏固與各國的合作關系,保證各國都有扎實的組織基礎,能持續報送森林數據。網報系統的建立也有助于缺少相關資源的國家建立自己的數據庫。
二是將FRA林業數據與其他土地利用和社會經濟數據耦合。林業數據若能與其他數據,如城鄉人口需要、放牧強度和其他農業需要、能源需求、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水資源數據等,進行綜合分析,將更有價值。聯合國糧農組織已有相關數據,下階段調查分析的重點是如何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