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互聯網已覆蓋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現勢不可擋之態,各行各業紛紛加入其中,試圖借勢這一新型營銷模式。其中,不少花木行業的從業者積極把握發展新趨勢,隨著“互聯網+”的大潮一路前行,但由于產業本身的特點,走得很艱難。如何利用互聯網開展電子商務成為擺在花木電商面前的一大難題。
在此前于河南省鄢陵縣舉辦的“花木與互聯網”論壇上,江蘇省沭陽花木電商協會會長吳震、阿里巴巴產業帶河南運營總監胡偉民、中國網庫集團高級總監李端陽、中國雪松網CEO韓小冰、許昌學院商學院電子商務教授陳美菊、深圳愛淘苗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拓展總監張光明、河南雙贏綠化工程有限公司鄧慧芳等全國電商企業代表及花木專家,從“互聯網助力花木經濟發展”這一方向講授最新的花木產業動態和互聯網營銷觀念,為有想法加入花木電商的從業者提供“解題思路”。
河南省許昌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曉剛表示,花木產業是朝陽產業,從地區政府的角度來說,重點扶持是肯定的,在鄢陵,花木已成為支柱型產業。有了政策扶持,對花木企業來說,首先要順應潮流,與時俱進。當前,電商無疑是大勢所趨,拒絕電商將是拒絕整個未來。其次要樹立自信,敢于“觸電”。電商將成為花木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這也會是一條布滿荊棘的發展之路,花木企業要利用好本地資源,運用互聯網的思維進行資源整合;還要嚴把產品質量關,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質量都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
韓小冰與張曉剛持相同觀點,他認為,電商的趨勢肯定是不可逆轉的,但從業者不應被所謂的新概念所迷惑,最核心的還是要生產出好的產品,在這一基礎上,再充分利用創新的工具。“從當前花木市場細分來看,常規苗木觸底反彈,大規格優質苗木包括花灌木,需求一直是很強勁的,并且價格不斷走高,出現脫銷的情況。另一方面,同質化的中小規格苗木逐漸走下坡路。面對市場變化,花木從業者應積極尋找自身的優勢。”韓小冰說。
韓小冰重點分析了近幾年浙江省苗木數量變化數據:浙江省產苗量從2015年的46.86億株減少到2017年的33.67億株,下降了28%;苗木存圃量從32.88億株減少到18億株,下降了45%。從數據來看,全省的產苗量和存圃量減少了,似乎浙江苗木競爭力下降了。實則不然,這些數字的減少反而說明浙江苗木產業在升級,產品在發展。“面積大不代表產值強,面積小也不代表競爭力下降。浙江出現大量苗圃縮減,原因在于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一些低端、速生、質量不好的產品進行淘汰,聚焦在差異化、精品化、鄉土化產品上。”韓小冰說。
韓小冰表示,從浙江省的這一案例可以看出,有好的產品,營銷不是問題。他認為,電商的優勢在于幫從業者把好產品賣到需要的地方去,并賣出更高的價格,讓買家享受更好的服務,但電商僅能形成助力,無法解決產品品質問題。“苗木產業要想成功,電商只能是助推作用,核心還是要做好產品質量。”韓小冰說。
對于如何做好產品,吳震有著自己的思路。他認為,當前人們對苗木電商存在兩個誤解:一是電商二字,在微信發個產品廣告僅能稱之為推廣,能夠在網上實現真正資金交易的才叫電商;二是苗木,種在苗圃地里的那些苗子只能稱為產品,能夠進行交易的才叫商品,商品是要有標準的。但在互聯網上苗木類商品走了兩個極端,可以非常不標準,如盆景;還可以非常標準,如花卉、苗木。對花卉來說,容易形成標準化,但對苗木卻不容易。
“如果想走苗木電商這條路,容器苗可能是解決標準化問題的途徑之一。同時,苗木作為非標產品,在盡可能讓其實現標準化的道路上,還要注重提高服務質量,以增加商品的核心競爭能力。”吳震說。
胡偉民則提出,借勢電商不僅要做好產品,還要做全產業鏈。他表示,如果苗木從業者把種苗當成事業來做,就必須考慮到如何把產品賣得更好,企業如何做得更強更大,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怎么樣提高核心競爭力。“當前被互聯網大潮覆蓋到的行業越來越多,但苗木產業與其他行業不同,所以有的從業者就會出現手忙腳亂,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市場突然爆發,沒有能力來接受這樣一個市場,所以對苗木從業者來說互聯網既是機遇更是挑戰。”胡偉民說。
針對想利用互聯網從事花木電商的從業者,張光明表示,除了要有高品質、標準化的苗木產品外,還要有穩定的客戶資源,并且解決誠信問題。“其中解決誠信問題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愛淘苗通過事前審核,現場考察,線下互動,引入誠信保障金制度,平臺擔保支付,以減少交易風險。”張光明說。
胡偉民表示,阿里巴巴是通過大企業采購的方法來解決買賣雙方信任度的問題。2015年起,阿里巴巴就一直在完善大企業采購這一后臺系統,截至今年8月,已有超過200家的企業集團,包括中鐵、中鐵建、房地產公司等國企、央企加入阿里巴巴,通過平臺進行采購。利用大企業采購的方式,既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性,還使賣家有更多選擇。同時,阿里巴巴提供擔保交易,對于有資金問題的企業,還會給買方提供2000萬元的貸款,在賬期之外的時間支付不了,將提供擔保支付,從結算、支付、金融、保險等多方面給買賣雙方提供更多保障。
“目前,建筑行業、房地產行業在整個大企業采購中占比最大,占到90%以上份額,可以看出,做房地產苗木的企業,將有很大的市場機會。”胡偉民說。
未來,苗木電商無疑將成為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但面對這一新機遇,如何利用和把握好才是關鍵。同時,苗木從業者也應謹記,無論互聯網的大潮來勢有多洶涌,重心還應放在苗木生產這個根本上,好產品才是硬道理。
在此前于河南省鄢陵縣舉辦的“花木與互聯網”論壇上,江蘇省沭陽花木電商協會會長吳震、阿里巴巴產業帶河南運營總監胡偉民、中國網庫集團高級總監李端陽、中國雪松網CEO韓小冰、許昌學院商學院電子商務教授陳美菊、深圳愛淘苗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拓展總監張光明、河南雙贏綠化工程有限公司鄧慧芳等全國電商企業代表及花木專家,從“互聯網助力花木經濟發展”這一方向講授最新的花木產業動態和互聯網營銷觀念,為有想法加入花木電商的從業者提供“解題思路”。
河南省許昌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曉剛表示,花木產業是朝陽產業,從地區政府的角度來說,重點扶持是肯定的,在鄢陵,花木已成為支柱型產業。有了政策扶持,對花木企業來說,首先要順應潮流,與時俱進。當前,電商無疑是大勢所趨,拒絕電商將是拒絕整個未來。其次要樹立自信,敢于“觸電”。電商將成為花木時代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這也會是一條布滿荊棘的發展之路,花木企業要利用好本地資源,運用互聯網的思維進行資源整合;還要嚴把產品質量關,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質量都是容不得半點虛假的。
韓小冰與張曉剛持相同觀點,他認為,電商的趨勢肯定是不可逆轉的,但從業者不應被所謂的新概念所迷惑,最核心的還是要生產出好的產品,在這一基礎上,再充分利用創新的工具。“從當前花木市場細分來看,常規苗木觸底反彈,大規格優質苗木包括花灌木,需求一直是很強勁的,并且價格不斷走高,出現脫銷的情況。另一方面,同質化的中小規格苗木逐漸走下坡路。面對市場變化,花木從業者應積極尋找自身的優勢。”韓小冰說。
韓小冰重點分析了近幾年浙江省苗木數量變化數據:浙江省產苗量從2015年的46.86億株減少到2017年的33.67億株,下降了28%;苗木存圃量從32.88億株減少到18億株,下降了45%。從數據來看,全省的產苗量和存圃量減少了,似乎浙江苗木競爭力下降了。實則不然,這些數字的減少反而說明浙江苗木產業在升級,產品在發展。“面積大不代表產值強,面積小也不代表競爭力下降。浙江出現大量苗圃縮減,原因在于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一些低端、速生、質量不好的產品進行淘汰,聚焦在差異化、精品化、鄉土化產品上。”韓小冰說。
韓小冰表示,從浙江省的這一案例可以看出,有好的產品,營銷不是問題。他認為,電商的優勢在于幫從業者把好產品賣到需要的地方去,并賣出更高的價格,讓買家享受更好的服務,但電商僅能形成助力,無法解決產品品質問題。“苗木產業要想成功,電商只能是助推作用,核心還是要做好產品質量。”韓小冰說。
對于如何做好產品,吳震有著自己的思路。他認為,當前人們對苗木電商存在兩個誤解:一是電商二字,在微信發個產品廣告僅能稱之為推廣,能夠在網上實現真正資金交易的才叫電商;二是苗木,種在苗圃地里的那些苗子只能稱為產品,能夠進行交易的才叫商品,商品是要有標準的。但在互聯網上苗木類商品走了兩個極端,可以非常不標準,如盆景;還可以非常標準,如花卉、苗木。對花卉來說,容易形成標準化,但對苗木卻不容易。
“如果想走苗木電商這條路,容器苗可能是解決標準化問題的途徑之一。同時,苗木作為非標產品,在盡可能讓其實現標準化的道路上,還要注重提高服務質量,以增加商品的核心競爭能力。”吳震說。
胡偉民則提出,借勢電商不僅要做好產品,還要做全產業鏈。他表示,如果苗木從業者把種苗當成事業來做,就必須考慮到如何把產品賣得更好,企業如何做得更強更大,企業核心競爭力在哪里,怎么樣提高核心競爭力。“當前被互聯網大潮覆蓋到的行業越來越多,但苗木產業與其他行業不同,所以有的從業者就會出現手忙腳亂,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市場突然爆發,沒有能力來接受這樣一個市場,所以對苗木從業者來說互聯網既是機遇更是挑戰。”胡偉民說。
針對想利用互聯網從事花木電商的從業者,張光明表示,除了要有高品質、標準化的苗木產品外,還要有穩定的客戶資源,并且解決誠信問題。“其中解決誠信問題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愛淘苗通過事前審核,現場考察,線下互動,引入誠信保障金制度,平臺擔保支付,以減少交易風險。”張光明說。
胡偉民表示,阿里巴巴是通過大企業采購的方法來解決買賣雙方信任度的問題。2015年起,阿里巴巴就一直在完善大企業采購這一后臺系統,截至今年8月,已有超過200家的企業集團,包括中鐵、中鐵建、房地產公司等國企、央企加入阿里巴巴,通過平臺進行采購。利用大企業采購的方式,既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性,還使賣家有更多選擇。同時,阿里巴巴提供擔保交易,對于有資金問題的企業,還會給買方提供2000萬元的貸款,在賬期之外的時間支付不了,將提供擔保支付,從結算、支付、金融、保險等多方面給買賣雙方提供更多保障。
“目前,建筑行業、房地產行業在整個大企業采購中占比最大,占到90%以上份額,可以看出,做房地產苗木的企業,將有很大的市場機會。”胡偉民說。
未來,苗木電商無疑將成為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但面對這一新機遇,如何利用和把握好才是關鍵。同時,苗木從業者也應謹記,無論互聯網的大潮來勢有多洶涌,重心還應放在苗木生產這個根本上,好產品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