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市場觀光游受到消費者青睞
5月28日消息:很多人假期旅游會選擇采摘蔬菜、瓜果。今年,多肉暖棚觀光悄然興起。近幾年,有著嬌小身形以及肉嘟嘟觀感、耐旱易養的多肉植物持續受到追捧,并衍生出了一批“多肉玩家”。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花卉行業開始將多肉植物觀賞、種植、觀光品茶集于一身跨行業經營。
市場調研發現,目前國內的鮮花市場“蛋糕”已經達到1200億元。在經濟效益面前,花店開始結合旅游觀光、品茶體驗升級產品內容。記者走訪呼市花店行業,發現呼市的花店綠植種植行業也在悄然轉型。
花商:花卉市場面臨重新洗牌
記者走訪了呼市目前的花卉市場,發現花店的生意并不好做。在呼市鮮花批發市場,鮮花批發的店面一再縮減,目前市場內還有四分之一的店鋪在從事鮮花生意。剩余的門店更多選擇了綠植經營。位于呼市賽罕區的梅子花坊店員說:“曾經在這條街上大小分布著十幾家花店,隨著房租、經營、市場多方面的原因現在存活的商戶已經不到一半。”
內蒙古自治區花卉協會秘書長劉二寶接受采訪時說:“近幾年花卉生產、營銷成本持續走高。從市場銷售情況來看,與幾年前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一方面是花卉產量逐年增加,而團體消費量大幅度減少,個人消費逐年上升,銷售市場面臨重新洗牌。”
市場剛性需求旺盛,經營重點也在轉移。
行業:花卉行業轉型新玩法
趙瑞英的花心花坊在內蒙古花卉行業已經18年了。兩年連著虧損80多萬元,讓她體會到現在花卉行業的艱難。“花卉行業變化太快了,我以為如果出現問題也是滑梯,誰知道是直梯。一夜之間,當初大筆的賓館行業、會議鮮花訂單為零,接到消息的趙瑞英陷入了可能要關店的境地。”
趙瑞英回憶當時她個人的窘境正代表了整個行業的狀況:“那天我哭了一個上午,覺得苦苦堅持的花店可能要關門大吉了。”在她絕望之時,兩個朋友一個上午連著給她的賬戶各匯入10萬元。正因為這樣,她開始思考花卉行業的出路。
“要想在北方城市讓老百姓接受花卉消費,就要讓老百姓培養出一種觀念,鮮花不是奢侈品,而是人人都能消費起的平民商品。”為此,趙瑞英在自己的研發基地開始自行培育多肉植物,以低于市場價出售,砍掉中間環節。嘗試鮮花進社區,走平民路線。
“首次嘗試的呼和浩特大型多肉植物展,銷售業績充滿驚喜!”2015年3月8日,呼和浩特大型多肉植物展,小小的多肉植物讓趙瑞英的花心花坊兩天展覽銷售額超過2萬元。“我和我的團隊這次算是做了一次新的嘗試。”在記者采訪時,趙瑞英平淡中帶著一絲興奮。多肉植物受到熱捧,趙瑞英把自己位于呼市團結小區附近的一處花棚改造成可以參觀、游覽、品茶、讀書多功能的花棚一日游地點。
像趙瑞英一樣,呼市很多花店也開始了多方面的嘗試。呼市晨曦花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年輕人非常接受多肉植物,因為其耐旱,造型可愛還可以DIY,受到熱捧,現在我們把綠植養殖放在店面的主要位置。”
賈娜正是看中多肉植物的商機,租下位于呼市討思浩村23號大棚的多肉大棚。多肉花棚開設后,每周六日提供車輛來往于市區,更多人在節假日到多肉花棚進行“一日游”。不少市民體驗觀光農業、旅游就是品著好吃的有機蔬菜,看著周邊漂亮的自然風光。市民王芳剛剛體驗過,她找回了一種短期出游的放松感,這跟以往的長假出門旅游絕對是不一樣的感覺。“在大棚里邊看看綠色植物心情很好,購買植物之后還能到附近采摘水果、蔬菜。
專家:花卉市場聯營旅游采摘是出路
記者從內蒙古花卉協會了解到,目前受國內市場的大環境影響,目前呼市、包頭、赤峰等城市的一些花卉企業開始求新、求變。舉例講,市場上近幾年對多肉植物進行大量引進和銷售,對一年生草本花卉的種植也逐年增加,由于這些品種花色艷麗、花形新穎多樣、價格低廉,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趙二寶認為:“自治區花卉種植和銷售與南方省區有著較大的差距,在種植面積、品種、質量、營銷手段、消費量等方面,鮮花消費量遠不如綠植市場消費量大。多肉植物種植和觀光游實際上在南方已經有很多年的經營了,在北方進行這樣的嘗試可以說是一種先機。”
內蒙古自治區花卉協會劉二寶秘書長為花卉行業支招說:“自治區的花卉企業必須走品優、價廉的親民路線。這就是說,未來市場中市民的消費心理價位和市民對于花卉品種的喜好程度,是花卉市場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根據目前花卉市場狀況分析,我區急需在花卉新品種、新技術引進、品牌塑造、企業間相互聯合等方面有所突破。”
推薦閱讀:
海淘多肉植物 你小心成了生物入侵的“幫兇”
海淘多肉植物違法不安全 花卉種苗入境要找準指定口岸
多肉植物成焦點 “小家”陪襯美自然
萌萌噠的多肉植物“外星人”就這樣入侵地球
(來源:內蒙古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