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園林綠化網 |
       
      當前位置: 首頁 » 交易平臺 » 資訊 » 正文

      昔日“搶手貨”大規格苗木和造型苗如今價跌銷售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01  

      8月19日消息:綠化在城市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是美化城市的一個重要手段,一個城市的游憩之地,更是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然而,從目前國內綠化情況來看,全國綠化苗木市場總量過剩,大規格苗木供應不足,區域性種植品種不盡合理的階段性和結構性過剩等問題已經出現,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眼下,風光一時成為“搶手貨”的大規格苗木與造型苗的價格,也隨之趨于平穩。

      筆者在走訪全國各大苗市中了解到,去年下半年至今,全國多地的大規格的苗木銷量和價格均下降了20%-50%左右不等;以江蘇為例,胸徑 10厘米的紅楓價格同比跌幅超過了40%左右,胸徑15厘米的桂花價格下跌了30%左右,胸徑15厘米的廣玉蘭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也下跌了5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工程用量的減少,導致價格、銷售普遍下降。商戶李先生表示,“目前大規格苗用量減少是真實的,至于價格下跌之說,他則覺得是目前的價格趨于平穩狀態,主要是前幾年行情較好,部分生產者的育苗目的并非為了將苗木用于工程,而是在有意炒作價格,所以才導致現在大家所說的‘價格下跌’。”

      由于苗木行業門檻低,前幾年園林綠化苗木生產效益相對可觀,許多農民看到別人種植什么自己就跟在自留地里種植什么,使得這些種植戶信息來源較為單一,銷售渠道過于狹窄,視野不夠開闊,創新意識也不強,跟風模仿現象普遍,僅著眼于的某個單一品種苗俏價好,并沒有考慮苗木市場的盲目性和滯后性。苗木品種雷同,缺乏特色,造成苗木存量積壓嚴重,最終唯一的選擇便是打價格戰。加之,受房地產行業下滑和本行業產能過剩拖累市場共同壓力的形勢之下,倒逼很多苗木企業被迫轉型。

      隨著時間的推移,目前苗木的價格已逐漸回歸理性。在這里,筆者也呼吁廣大苗木種植者面對市場千變萬化行情的,可在現有發展基礎上,從培育精品苗木上找出路,做特色、做品牌做到充分掌握市場信息。不跟風、不炒作才能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上保持長遠規劃。

      推薦閱讀:

      精品苗木何愁沒有銷路

      冀中地區:果樹綠化苗木銷售日趨火熱

      苗木市場“低迷”與“新高”冰火兩重天

      重慶:綠化苗木遇寒冬室內植物受歡迎

       (來源:)

      微信公眾號
       
       
      [ 交易平臺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交易平臺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