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消息:隨著元旦、春節的日益臨近,年味兒漸漸濃郁起來。漸濃的年味也帶旺了花卉市場,我國鮮花用量正在迅速增加。現在節日花卉市場的競爭也越發激烈,營銷模式也標新立異。
近年來,隨著廣大市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春節買上一盆鮮花盆栽放在家里是很多人的選擇。經營花卉的王老板告訴我:他的鮮花大棚里,每年春節賣得最多的,還要屬蝴蝶蘭;其次應該是杜鵑花了。對于元旦至春節期間鮮花的銷量,王老板是顯得信心滿滿;而對于春節前鮮花市場的價格走勢,王老板說,鮮花市場回歸到以普通市民消費為主。而他們也重新調整戰略,開始打親民牌,根據市民的喜好培養和組裝鮮花。前幾年鮮花價格持續下降,經過市場洗禮,一大批小型苗圃已經轉產,今年市場價格已經是基本穩定,春節前市場部分鮮花品種的價格會有所上漲,但春節后,一般情況下,鮮花價格會大幅跳水。當然,春節前市場鮮花價格也與天氣相關,如果遇到惡劣的天氣,也會直接影響市場的供應量和價格。
無可置疑,近年來,鮮花成為節日市場,尤其是春節市場的一大主要消費品種,也成為全年鮮花市場的一個銷售高峰,但相比前幾年過于依賴進口的高端花卉,隨著國內培育技術的不斷進步,國產花卉已經逐步占領了國內花卉高端市場,并且出口的勢頭也越來越猛。據了解,目前國內花卉企業提供的花卉暢銷品種如一品紅、紅掌、蝴蝶蘭等的品質已經與進口產品不相上下,價格也大幅下降,這讓消費者從中受益不少。
在調查中了解到,眼下“花卉觀光”儼然成為了花卉市場上的另一個新熱點。這種集旅游、觀光、科普、文化、購物等活動于一體,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參觀、游玩、攝影。所以,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花卉市場,花卉企業必須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和創新,才能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優勢就是以自然花卉景觀為依托,強調資源特色的原始性和旅游活動中游客的參與性。讓游客在觀賞花卉、苗圃之際,參與一些農事活動,體會耕作、栽培的滋味;自己制作花卉產品,例如參與制作干花藝術品和花卉食品等;還能享受采摘、露營、烤肉等快樂,以提高游客的重游率,這樣的產品,才是名副其實的花卉旅游產業化產品。
推薦閱讀:
青島鮮花市場迎來圣誕熱賣季 99支裝不到300元
杭州千島湖鎮冬至購兩萬株鮮花祭祖
德州:圣誕節到來 鮮花銷量比平時翻一番
云南降雪對云花生產無礙 圣誕節鮮花價格上漲屬慣例
(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