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經銷商將年宵花擺放在顯眼的位置
1月26日消息:隨著春節腳步臨近,省城鮮花銷售商家早已把各式各樣的年宵花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放眼望去姹紫嫣紅,生機勃勃的景象讓人一時忘記了冬天的蕭瑟。可是,記者深入走訪了解到,今年年宵花的銷量較往年有所下降,一些經銷商甚至還做起了賠本賺吆喝的買賣,省城花卉市場遭遇到寒冷冬天。
市場:花卉品種增多 價格普遍上漲
新春佳節,鮮花市場上哪些花卉賣得最好?當然是顏色鮮艷,寓意美好的喜慶花卉銷量好一些。連日來,記者走訪太原市一些花卉市場看到,今年省城花市品種增多,但是銷售價格也普遍小幅度上漲。
1月16日,記者來到迎澤公園花卉水族展銷中心。鮮花銷售商王女士說:“今年年宵花顏色基本是黃色、粉色和紅色。往年熱賣的蝴蝶蘭、茶花、百合、富貴竹、水仙、杜鵑等品種仍然是今年的主打花卉。除了花卉外,一些平安樹、大富豪、發財樹等優質盆栽,枝繁葉茂、樹形端正,而且名字寓意好,也成為年宵花的主力軍。”
在體育西路花鳥蟲魚市場,經銷商劉勝利告訴記者:“今年,市民買花更注重花期的長短。很多市民甚至開始購買盆栽花。因為,這些花卉花期一般都比較長,在春節后也能長時間觀賞。此外,像杜鵑花、鴻運當頭、蝴蝶蘭若現在開花,花期可以持續到5月份,這些花都格外受消費者歡迎。”
除了這些花期長的花卉外,今年,花卉經銷商還出售一些“綠植”。雖然綠植多年難見開花,但這些植物卻因為有清新空氣的功能而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愛。在體育西路花鳥蟲魚市場,銷售商張峰說:“常見的綠植有發財樹、吊蘭等等。綠植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不用經常澆水,這也成為上班族年輕人選擇綠植的原因。”
品種較往年有所增多,那么今年花卉的價格怎樣呢?記者走訪中了解到,今年花卉的價格與去年相比有所上漲。小盆的杜鵑、年菊、吊蘭等,價格普遍在12元至30元左右,而一些大型綠植也基本在300元至1000元之間。據迎澤公園花卉水族展銷中心一位經銷商介紹,由于天氣寒冷,特別是進入臘月以后,氣溫明顯下降,鮮花培植成活率較往年有所降低,進價與往年同期相比平均上漲了20%左右。往年11元至12元一盆的杜鵑,今年價格普遍上漲至15元至16元,往年100元一盆的鴻運當頭,今年都賣到了150元至200元。
批發商:年宵花市場賠本賺吆喝
為了更深地探尋省城年宵花市場銷售情況,1月17日,農歷臘月初八,正值周日,記者來到位于晉源區舊晉祠路的鑫龍騰花卉批發基地。本以為周日,這個批發市場應該是熱鬧非凡,但眼前的景象卻令人吃驚。偌大的批發基地冷冷清清,偶爾有一兩輛汽車出入,在批發基地可以一眼望到邊,前來買花的人更是稀少。
記者走進一家名為寶桂盈花木場的花卉大棚,工作人員王師傅正在修剪棚內的花木。當記者問到今年春節前花卉銷售情況時,王師傅說:“你進入批發基地就應該能看到,前來買花的顧客寥寥無幾,我們的生意算是賠本賺吆喝!”
是什么原因造成年宵花銷售情況遇冷呢?王師傅說:“過年期間,主要銷售的花卉品種是蝴蝶蘭、仙客來、海棠等顏色鮮艷的花卉,顧客一般用這些花卉來做春節禮物。往年,進入臘月后,市場上每天都是熱鬧非凡,有來批發的,也有市民開車來選購的,一天下來的營業額最高能達到萬元。現如今,隨著送禮之風受到遏制,像蝴蝶蘭這樣的花,銷量一落千丈。往年同期一天能賣出去十幾盆,今年銷售情況好的話,一天也就賣出去一兩盆。”
該市場躍進花藝批發商樊英告訴記者:“價格較高的花卉,市民選購的也很少,花卉年貨對于市民來說可以算是可有可無的消費。條件好一些的市民買上一兩盆搬回家,若資金緊張了也就沒有這方面的需求。而且,市民在選購的時候,價格較高的花卉也備受冷落,相反,一些花期長的花卉和綠植倒頗受歡迎。總體來說,市民選購花卉所接受的價格一般在10元至100元之間,這個價位的產品也相對好賣一些。”
1月18日,記者來到杏花嶺區楊家峪花卉交易中心,這里的情況與鑫龍騰花卉批發基地頗為相似。馨宇花木經銷部劉女士說:“如今,許多高端消費的花卉沒有了市場,導致許多種植戶虧損,而且虧損數額比較大,甚至能達到幾百萬元。如此一來,一些種植戶就退出市場經營,從而導致一些花卉的供應量減少,價格反而上漲。以蝴蝶蘭為例,今年8枝花組裝的一盆價格在200元左右,往年同等產品的價格也就在160元到180元左右。雖說,物以稀為貴,但是價格上漲對于銷售情況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零售商:買花的沒有賣花的多
體育西路花鳥蟲魚市場一家花店的陳老板預計今年年宵花銷售情況會比較差,特意少進了些貨,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明智的。“往年這個時候年宵花差不多賣掉80盆了,今年只賣了50盆。”陳老板說:“我們每年都是從春節前一個月開始接受年宵花預訂,因此去年12月底我們就推出了樣品但目前的銷量比去年減少了約三分之一。”
大部分人會在春節前買花,因此接下來的半個月將是年宵花銷量的沖刺階段。但陳老板對此不抱太大的希望。“今年企事業單位走節儉路線,高檔花卉滯銷,會議訂單也幾乎沒有了,我們主要靠家庭消費,銷量肯定不如往年。我今年進貨少,不賺錢至少不會賠多少,一些同行進的貨多,由于花卉產品是有花期和季節限制的,賣不出去就砸手里了。”
“今年的花賣不起價格,銷量也比往年大幅下降,現在買花的還沒有賣花的人多。”迎澤公園花卉水族展銷中心經銷商王女士說道。
是什么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出現呢?王女士說:“首先,送禮的少,高端花賣不出量,減少我們很大一筆收入。同時,市民買花基本上都是一些低端花卉,10元錢、20元錢一盆的花卉比較受歡迎。但是,這些花卉價格都非常透明,以海棠為例,我們的進貨價格是20元一盆,銷售價格25元,每盆花就賺5塊錢。攤位費一個月下來三四千元,再加上人工費、損耗費用,不賠本也就不錯了。”
消費者:節約是第一要素
“過年了,想給家里添點喜慶氣氛,在這里轉了半天了,就花了五十塊錢買了兩盆海棠。今年花卉價格都普遍上漲,我也是要量力而行。”在迎澤公園花卉水族展銷中心市民張阿姨這樣說道。
隨后記者在體育西路花鳥蟲魚市場也看到了同樣的情形。“我還是買上幾盆‘女王菊’,每盆十幾塊錢,而且顏色也挺喜慶。既能裝點家里的氣氛,也花不了多少錢,一舉兩得。”在長風大賣場做生意的楊先生說起自己的省錢之道很得意。
“現在過年咱普通老百姓置辦年貨還是以吃、穿為主要方向。對于購買鮮花年貨,這種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我們還是能節約就節約一點。”家住許坦東街的馬秀靈對于置辦鮮花年貨道出自己的觀點。
記者在采訪中看到,今年省城市民購買鮮花的積極性不是很高,但是一些好打理的盆景銷售情況不錯,比如10塊錢左右一盆的碧玉,5塊錢一個水培風信子等。家住大營盤的陳女士說:“插花和塑料花也同樣能夠裝點節日氣氛,價格也不高,而且明年還可以用,從節約開支的目的出發,我買了兩瓶塑料百合還有玫瑰,花做得很逼真。”
轉變:精美取勝,網絡銷售同步
今年,單位和會議用花的批量訂單減少,面對這個年宵花的銷售“寒冬”,許多花卉商戶們也在積極轉變經營方式,尋找新的銷售突破口。
在體育西路花鳥蟲魚市場一家花卉店門口擺放著一排五顏六色的小盆栽,樣子可愛討人喜。“這兩年經濟不景氣,單位也不成批采購,我們只能想辦法吸引更多散客。”店主馬先生介紹,擺在門口的花叫女王菊,因為漂亮好養吸引不少顧客駐足。女王菊花期2個月,每盆15元左右,價格親民。
記者走訪中發現,像馬先生這樣別出心裁的商戶真還不少,周女士的店賣一種植物是養在水中的,魚缸就是花盆,在種植物的同時可以養小型觀賞魚,植物的“靜”與魚群的“動”互相配合,相映成趣。
面對今年鮮花銷售寒冬,還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像淘寶網、天貓商城這樣的網絡商城,也開始涉足鮮花市場,網購鮮花之風正悄然興起。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對于網絡銷售花卉,一些銷售商也剛剛開始涉足。
對于這種新型銷售方式,鑫龍騰花卉批發基地晉美花業的田茂林說:“目前,已經開始嘗試網店銷售與微信銷售同步的方式。我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目前正在創業階段,因此對于網絡的應用理解比其他銷售商迅速一些。目前,在這個銷售領域,盆景花卉銷售比較好一些,微信朋友圈的銷量又比網店銷量大。”
田茂林告訴記者:“鮮花比較脆弱,損耗率很高,由于看不到實物,不排除有些花店在接單后以次充好送貨。此外,物流運輸也是一個大問題,比如碾壓損壞、難以保鮮等問題。因此,網絡銷售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我認為,這種銷售方式一定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今年,雖然年宵花市場整體陷入‘寒冬’,銷量下降,但我既然開始進行線上線下雙向銷售,就努力做好。”
推薦閱讀:
寒流來襲 深圳花卉世界買花客減少一半
那些由“大”變“小”的花卉苗木
玉溪花卉產業蓬勃發展 2016目標花卉總產值20億
煙臺:花卉展銷會重點推出六類精品花卉
(來源:山西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