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自治區水利廳率專家組到宜州市就創建廣西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進行調研評審,審查會上,專家組一致通過了宜州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成為廣西三個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城市之一。
近年來,宜州高度重視水生態建設,大力實施了“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路更暢、城更靚”等五大行動計劃,多次創建并獲得了南珠杯文明城市獎。最近幾年,宜州還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中國最美文化生態旅游名市”“全國十佳生態休閑旅游城市”等稱號。
通過采取綜合整治、源頭控污、綜合開發等多種措施,宜州先后實施劉三姐故里景區提升,水環境治理、污水處理廠和污水管網配套建設等一大批水生態環境工程建設,改變了中心城區主要河道及其周邊環境面貌,提升了城市品位。堅持統籌境內的龍江河生態保護,把防洪工程措施與調水改善水環境、城市景觀相結合,為全市人民營造了一個安全、美觀、舒適的水環境。同時,把古龍河-會仙山景區列為禁止開發區域。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開發活動,實現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統籌水資源優化配置,突出城市水系貫通,城區河道水質顯著提升。
評審會上,專家組認為,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是生態工程、民生工程、城市工程和發展工程,要將水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抓手,牢固樹立發展的理念,處理好生態建設與轉型發展、改善民生的關系,打造和諧優美的城市人居環境。宜州水資源豐富,是廣西三個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城市之一,開展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具有很好的示范效應。編制《宜州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作為試點建設的頂層設計,十分必要。
會議要求,宜州市政府要以實實在在的工程作為支撐,加快推進一批既定項目,要在水資源管理、水生態保護、水污染防治等領域,強化機制創新;嚴格依法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守住生態文明的紅線;堅持生態惠民,做大“生態福利”,不斷增強全市人民對城市的自豪感、幸福感、歸屬感,讓群眾在藍天白云、水清岸綠的環境中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