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城市 » 正文

      《太原綠地系統規劃》:5年后將建園林城市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1-16  

        “利用5年時間,太原市要建成環境優美、物種多樣,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態系統良好的生態園林城市。”這是近日記者從正在公示的《太原市綠地系統規劃(2015-2020)》了解到的。

        根據規劃,太原市將逐步完善市域大綠網工程的建設,打造融城市園林綠化、郊野風景區與森林公園、耕地與設施農業、經濟林與果木園地,水系與濕地為一體的綜合性城鄉生態網絡,實現市域生態綠地統籌發展建設的目標。到2020年,太原市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規模為360平方公里,實現城市綠化覆蓋率42%以上、綠地率36%以上,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平方米以上。

        規劃中說,太原市中心城區綠地系統的布局結構為:“一軸兩山雙區三楔多廊多園”。“一軸”指由汾河和沿岸綠地組成的南北貫穿中心城區的綠色軸線。“兩山”指東西兩山,通過城郊森林公園的建設,結合風景區、農田保護區等形成的城市生態防護區。“雙區”指晉源文化生態區和北部生態屏障區。西南部的生態核心區主要包括晉陽湖、晉陽古城遺址、晉祠及其周邊的生態綠地,北部生態屏障區主要包括崛(山圍)山風景區、牛駝寨-黃寨風景區以及陽興河北部的生態綠地。“三楔”指沿北中環、南環高速公路和新城南部三條楔形滲入城市的生態走廊。北中環生態綠楔由森林公園、動物園、北排洪渠——北澗河兩側公共綠地以及北中環路兩側各30米防護綠地共同組成,寬度200至400米;南環高速公路生態綠楔指南環高速公路兩側約1000米寬的生態綠地;新城南部生態綠楔指中心城區與清徐、晉中修文之間的生態綠地。“多廊”是指沿邊山支河和景觀道路兩側的帶狀街頭綠地。“多園”是指各級公共綠地節點,包括市級公園、區級公園。

        規劃中還說,通過新區建設、水系整治、城中村改造、工業區調整等方式,因地制宜地均衡布局城市公園綠地,每個社區公園不小于5000平方米,市民出門十分鐘就能到達公園。一是綜合公園,新增汾東公園、晉陽湖景區、和平公園、北張公園、和諧公園、龍城公園、晉陽街財大公園、武宿公園、長風公園、攝樂公園等。二是社區公園,建設居住區公園和小區公園,滿足群眾日常游憩、娛樂需求。社區公園面積不小于5000平方米,服務半徑500米。三是專類公園,新建植物園、雙塔景區、萬石園等,并擴建牛駝寨烈士陵園。四是帶狀公園,主要指沿城市主干道、快速路、河流等形成的供市民休憩的綠地。五是街頭游園,臨近主次干道,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到2020年,新增約200處街頭游園,每處面積不小于1000平方米。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