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臭水溝不僅實現了水清岸綠,還將打造成為帶狀紅樹林濕地公園。記者從大亞灣區公用事業局獲悉,該區將投資1.4億元沿著淡澳河建設全長3.9公里的帶狀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形成“一心兩翼十景”和“七大景區”的景觀結構。預計明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屆時大亞灣市民又多了一個休閑活動好去處,力爭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將沿淡澳河建設
淡澳河系淡水河分洪河,由于上游淡水河水質較差以及沿岸污水的排放,淡澳河水質逐年下降,而且河道雜草叢生行洪不暢,暴雨期間常導致澳頭片區發生內澇。
2011年,大亞灣區委管委會將這條臭水溝的整治工程列入重點民生工程,投資6億元通過建設排澇站、河道清淤和景觀美化等工程,解決淡澳河河水黑臭、行洪不暢等問題,讓周邊市民拍手稱快。
近日,大亞灣將投資1.4億元沿淡澳河建設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的消息一經傳出,更讓大亞灣市民尤為期待。記者從大亞灣公用事業局獲悉,《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初步設計方案》已于8月通過專家評審會,目前已開始進行紅樹林苗木種植。
根據設計方案,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位于大亞灣中心區,實施范圍為淡澳河沿河兩岸,東起白壽灣大橋,南以濱海路為界,北至中興南路,西至中興二路橋,全長約3.9公里,河段最窄處為155米,最寬處330米,總用地面積111萬平方米,約1767畝。包括水體整治、駁岸新建和改造、景觀橋、公園配套設施、園路及鋪裝、綠化改造、公用工程等。
淡澳河直通大亞灣出海口,是淡水和咸水交換區域,適合紅樹林生長,歷史以來河灘都生長有紅樹林。2010年大亞灣已在淡澳河中興路段湖灘率先建設了占地約18萬平方米的大亞灣紅樹林公園(一期)。此次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的建設在一定意義上可視為淡澳河整治美化工程和紅樹林公園建設的“升級版”。
“現有的紅樹林公園吸引很多鳥類棲息,動靜結合很漂亮。紅樹林城市濕地公園建成之后,大亞灣又多了個生態觀光和休閑活動的好去處,城市也越來越漂亮了。”家住淡澳河沙田段附近的市民張東方對該項目的建設頗為期待。
本月完成河道兩側苗木種植
據大亞灣區公用事業局總工程師李勛介紹,該項目建設擬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苗木采購和河道兩側紅樹林種植已于11月開始,計劃種植苗木面積約5.1萬平方米,預計本月可完成,初步形成公園生態綠色基底。
第二階段工程總面積約91.6萬平方米,包括紅樹林科普館、小型服務建筑等建筑面積約1735平方米,建設之后形成城市濕地公園基本框架,成為大亞灣最為靚麗的風景線;第三階段工程總面積約14.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94平方米,建成后形成成熟完善、具有大亞灣特色的城市濕地公園,使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此部分工作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預計明年1月完成中介超市預算審核、招標文件會簽和施工、監理掛網,3月開工。“如果建設進展順利的話,預計2016年底可完成主體工程,基本具備向市民開放的條件。其他附屬工程需2017年10月前逐步完成。”李勛表示。
延伸
五區域綠化工程可捐贈認種
根據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項目建設投資總額預計1.4177億元,主要由該區財政投資。同時為了鼓勵社會參與生態建設,該項目劃出5塊區域的紅樹林種植工程給民間各界捐贈認種,有意向的單位或個人可與該區公用事業局聯系。據悉,日前大亞灣一家家具制造企業已表示認捐意向。
“一心兩翼十景”和“七大景區”
一心即中心濕地(現有紅樹林公園),為公園核心區域;兩翼即城市活力翼和濕地生態翼;十景即虎山遠眺、龍灣望峰、蘭舟輕渡、紅林野趣、翡翠綠心、沙田攬勝、灘林鳴禽、水漫菱洲、長堤棲鷺、蘆荻飛雪。按地段分,即分為七大景區:中心濕地、虎頭山段、龍尾段、渡頭段、沙田段、白壽灣段、螺嶺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