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城市 » 正文

      濟南城市建設曬賬本 4年后每年存4個大明湖的水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4-29  

        17日,濟南市向社會公布海綿城市水系、園林、道路、小區建設和資金使用情況。記者從海綿城市建設小組了解到,濟西推廣區域計劃2018年12月前完成全部項目建設,實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75%、對應控制設計降雨量27.7毫米的目標。待到2020年,濟南市區一年就能留下533萬立方米,相當于四個大明湖的水量。

        據了解,2015年初,濟南經過初選入圍和競爭性評審,以第二名的好成績從全國34個城市中脫穎而出,成功躋身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獲得中央無償支持資金15億元(每年5億元,連續三年支付。目前,已到位10億元)。

        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濟南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運營,按照河流匯水分區,濟南PPP項目整合劃分為興濟河流域項目、玉繡河流域項目等4個匯水分區項目,總投資約53億元,約占試點項目總投資的65%。

      \

        城市水系項目建設情況,包括4個(8個子項)內河水系建設項目,16個(44個子項)城區水系建設項目,通過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實施興濟河、歷陽河、玉繡河、西圩子壕、玉符河、臘山河及歷陽湖綜合治理工程,建設蓄水壩、谷坊、涵閘、生態緩坡、濕地公園等,增加山谷、小溪、河道的“滲、滯、蓄、凈”能力。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