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棧道、竹海……昨日,李滄區竹子庵公園生態景觀水系正式向游客開放,吸引了不少登山健身者。竹子庵生態景觀水系為竹子庵公園綜合治理工程二期的一部分,通過架設木棧道,設置水車、親水木平臺,建設管理房,修建園路、景觀亭等,形成了山水相依的特色山林溪谷景觀,進一步豐富提升了景區整體生態旅游環境。
打造竹子特色種植景區“竹子庵又稱玄陽觀,位于李滄區戴家、上臧社區,南臨天水路,東側為世博園景區。始建年代不詳,為嶗山"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一。據考證,清雍正年間修復過,抗戰期間遭受破壞,2006年重新修繕。”李滄區建管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李滄區2013年將竹子庵公園改造列為區政府實事之一進行實施,經過多次論證比對,擬定總體景觀規劃建設方案,按照兩軸(道教文化游覽軸、道教生態養生軸)一帶(生態景觀水系帶)七區(入口形象展示區、道教文化生態綜合區、道教文化核心區、田園體驗養生區、果林游覽養生區、茶飲文化養生區、生態探幽養生區)的格局要求進行建設。建設目標是打造為青島地區竹子特色主題種植景區,形成體驗嶗山道教文化,感受原生態田園景觀的,集自然、古樸、文化為一體的精品工程,進一步完善世園會周邊的生態旅游體系。
山水相依動靜成趣
據介紹,竹子庵綜合治理項目共分兩期,其中一期為道家文化游覽區,總建設面積69畝,于2013年2月開工,2013年11月完工并開園迎客。2014年,李滄區竹子庵公園綜合治理工程二期被列為李滄區重點項目進行實施,主要是結合現場原有的水系形態與生態環境,對一期生態景觀帶外圍以及三清洞周邊區域進行綜合整治。“二期總建設面積58.5畝,于2015年5月開工。”李滄區建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工程內容包括架設木棧道,設置水車、親水木平臺,建設管理房、生態園區、景觀亭,修建園路,綠化栽植等,進而形成山水相依的特色山林溪谷景觀,進一步豐富提升了景區整體生態旅游環境,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處感受原生態田園景觀、體驗嶗山道教文化風采、登山探幽、踏青賞竹的好去處。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竹子庵公園綜合治理工程二期中的生態景觀水系已經完工,項目位于竹子庵公園停車場東側,錯落有致的木棧道穿梭于河道之中,兩岸是郁郁蔥蔥的各類綠色植物,還建設有小橋、水車、觀景臺等景觀。不少已經得到消息的市民正在此欣賞美景。“生態景觀水系建設面積約11300平方米,結合山體防洪、泄洪功能和水系形態,架設木棧道穿梭于河道水系景觀沿線,打造成親近自然、花海融春、山水相依、動靜成趣的生態意境。”工作人員說道。
據悉,竹子庵公園綜合治理工程二期還包含三清洞周邊區域,目前三清洞補建工程正在推進中,預計今年10月向游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