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林城市 » 正文

      2016建筑園林木結構新技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06-15  

        科技改變木材,木材改變生活——2016建筑園林木結構新技術研討會成功召開

        由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中國木結構產業聯盟(CWSA)聯合主辦的“建筑園林木結構新技術研討會”在2016中國(上海)園林景觀產業貿易展覽會上同期召開,黑木科技、京博木基、宏宇竹業圍繞著木材、竹材新技術分享了新材料在園林、建筑領域的應用,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黨文杰先生主持會議并分享了“木材科技,變革木業格局”的報告。

        十八大首次提出“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建設美麗中國”的前進目標, 各地政府加快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增強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能力,營造更加適宜的人居環境,促成城市可持續發展。木材具有綠色、環保、可再生特性,是與人最為親近的材料,園林綠化產業發展必定帶動木材的應用。本次展會,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中國木結構產業聯盟組織黑木科技、京博木基、宏宇竹業參加上海園林展,就是要充分開拓園林景觀產業潛在的市場和無限商機,推進新型木材的推廣應用。

        黑木科技--從軟木到硬木的創新

        山東黑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Branko博士作了“園林應用新材料-黑木,從軟木到硬木的顛覆性創新”的報告。他介紹說,黑木是致力于拯救熱帶雨林事業,為挽救為數不多的珍稀硬木資源而研究出來的成果。在無休止地毀林造田以及追逐珍稀硬木的過程中,世界已經損失了超過一半的雨林,后果是毀滅性的。叢林被摧毀,降雨減少,土壤退化成貧瘠干旱、半沙漠化的不毛之地,硬木難以再生。

        據介紹,利用世界上富足的種植園軟木,經過生物化學改性,獲得無限供給的高品質硬木,在強度、硬度、耐久性、外觀等各個方面性能優異,用途廣泛。黑木為100% FSC認證,所有化學品皆為有機來源,不含甲醛、重金屬、五氯苯酚等有害物質,具有極強耐久性,高度抗紫外線,高度抵抗白蟻、真菌及海洋生物的侵蝕,極高 尺寸穩定性,阻燃,高彎曲強度及彈性、密度可控,無需額外刷漆保護等性能,可廣泛用于建筑結構,樂器制作,木質別墅,木棧道,船舶甲板,外墻,室外門窗,樓梯,室外家具及地熱地板等。

        就國內市場而言,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國家的環保標準也愈加嚴格,天然木材的砍伐也明令禁止,要使用更好的木材,使用軟質木材改性材料的將成為一種趨勢。

        京博木基--重組的是木材 節約的是能源

        山東京博木基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一分享了“改性重組木在綠色節能建筑中的應用”的報告。他介紹說:改性重組木是以人工速生林為原料,采用自動化旋切機、一體化烘干爐設備,經過多種物理與化學工藝壓制成改性重組木,可以有效提高性能,改變其木質松軟,密度小、易形變等缺陷,使其密度增大,強度增高,耐水性能、防腐性能,尺寸穩定性能得到顯著提高,可以廣泛應用于室內外家具、戶外地板、節能阻燃木門窗、屋架系統及木結構系統等。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推動綠色建筑、綠色建材的背景下,提高速生林的綜合利用率和經濟附加值,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以及大氣環境的治理有著深遠意義,對傳統產業結構的改造提升、同行業技術的發展將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據介紹,改性重組木的導熱系數為0.148 W/(moK),而一般的木材為0.15-0.2 W/(moK),導熱系數越低,保溫性能越好。同時,其燃燒性能達到B1級,屬于難燃性材料。目前,其生產的實木門窗已經獲得住建部節能產品認證,并且該材料也獲得了歐盟認證,將在阻燃節能實木窗領域獲得應用。

        箐剛竹--創領竹材,恒久價值

        安徽宏宇竹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寧其斌分享了“竹基纖維復合材料(箐剛竹)在生態和戶外建筑領域應用”的報告。他分享說,箐剛竹是將竹材疏解成纖維化單板、經過防霉防腐烘干等處理、高溫高壓而成,具有高強度高、高耐候性、高防腐性、高耐燃性等特點。我國竹林面積居世界首位,也是竹制品生產大國,竹材的利用對節約木材,保證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箐剛竹密度達到1.20g/cm3以上,現在廣泛應用的防腐木材樟子松只能達到0.4g/cm3,菠蘿格、柚木等能達到0.8-1.0g/cm3,也就可以實現使用更少的材料實現更優的性能;靜曲強度達到220Mpa,在相同厚度的情況下,抗沖擊力是樟子松的7-10倍;防腐達到國家標準Ⅰ級;甲醛釋放量低于0.2mg/100g,更低于0.5mg/100g的歐洲E1標準。

        木材科技--變革木業格局

        中國木材保護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黨文杰先生分享了“木材科技,變革木業格局”的報告,他介紹說,我國是世界木制品的最大生產國,但面對全球珍貴木材資源短缺,同時2017年全國國有林區全面限制商業性采伐,我國木材供需矛盾將進一步的加劇,在大量進口國外木材資源的同時,也要提倡和發展人工林木材、竹材利用,特別是我國楊木、桉樹資源,利用木材復合化、功能化、智能化技術提升木材的利用效率。

        黨文杰分析說,木材復合化,是一個讓木材尺寸得以延伸的技術集成。隨著世界范圍內優質大徑級木材資源越來。

        越少,木材的尺寸在使用上受到了限制,特別是在大跨度、大幅面材料中,必須通過木材復合技術才能夠解決,例如木基結構板材、定向刨花板、結構膠合板、單板層積材等,以及結構復合木材,如膠合木、平行木片膠合木、交錯層積木等產品,都是通過木材復合技術的發展,讓小徑級木材得以更廣泛的利用。

        木材功能化,是一個解決木材缺陷的技術集成,賦予木材一定的功能性。眾所周知,木材具有易腐朽、霉變、蟲蛀、開裂等缺陷,限制了木材的使用。例如,2000年左右,國外木材防腐技術的引進,促進了防腐木材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擺脫了腐朽、霉變和蟲蛀困擾,市場應用得以擴展。

        木材智能化,是一個以智能仿生為基礎的技術集成,也是未來木材科技方向。智能仿生技術應用廣泛,如蜂窩紙板就是蜂窩結構仿生典型應用,直升機、雷達等技術也是仿生學典型案例。在材料學領域,竹材值得關注,分析竹材本身的竹青、竹簧、雙螺旋結構,可以制造出不同強度表面膜結構材料,可以在性能和成本間做平衡,開發出系列產品。同時,東北林業大學已經使用生物質剩。

        余物粉末,利用3D打印技術實現新材料實驗室制造,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智能制造在木材應用領域就會實現。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