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的目標任務是:實現城市規劃科學、建設有序、開發適度、運行高效,努力打造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讓人民生活更美好。
城市要和諧宜居,規劃是龍頭。《意見》明確,到2020年,城市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公開性、權威性顯著增強,新一輪總體規劃編制全面完成,城市設計普遍展開,各類專項規劃銜接協調,規劃建設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覆蓋率100%。城市空間布局得到優化,生態環境明顯提升,實現職住相宜。
"窄馬路、密路網"有了具體指標
城市到底應為車設計,還是為人設計?
小路口其實是個大問題,里面有這個問題的答案。去年,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改進和完善城鄉規劃工作的意見》提出,現有道路路口間距超過1000米的應加設人行橫道、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等設施;在人流量大的商業區、主干路,過街設施的間距宜為250至300米。但實際上,很多城市做不到這一點,市民還在為"要不要翻護欄"而糾結。
在前不久召開的山東全省城市工作會議上,省主要領導表示,衡量城市規劃是否合格的一個標準,就是看能不能保證所有的地方,人都能走過去。在這方面,像紐約、倫敦、巴黎、香港、新加坡等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都做得很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借鑒。
《意見》提出,要把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等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全過程。
以人為本搞規劃,以往的很多做法要改改了。比如以往有些城市熱衷"寬馬路、大廣場",馬路半天過不去,廣場空蕩蕩的沒處坐?!兑庖姟访鞔_,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要落實"窄馬路、密路網"理念,推廣街區制,甚至提出具體指標:城市建成區道路面積率達到18.8%,平均路網密度達到8.7公里/平方公里。
居住在城西,工作在城東,片面強調"功能分區"導致職住分離;工業用地粗放,居住用地擁擠。這些都不夠"以人為本"?!兑庖姟诽岢?,城市新區要按照產城融合的要求,科學安排生產、生活用地,統籌配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做到綜合開發一片,配套完善一片,構建功能完善、生活便捷、環境優美的新市區。舊城更新要優化用地功能布局,增加綠地和公共空間,完善基礎設施,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態環境,提升城區品質。加快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明確用地性質及其兼容性,合理確定開發強度,這些都將促進"職住平衡""職住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