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驗交流 » 正文

      2014年中國省市發展質量排名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5-29  

        雁棲湖畔,流連忘返。

        APEC峰會期間,一度被詬病的京城霧霾消失一空,到處藍天白云,令人印象深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閉幕會上表示,希望通過努力,將APEC藍保持下去。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第一次在國際性會議上,直指中國的環境問題。

        中國持續三十多年高速的經濟發展,付出了沉重代價,尤其是環境和生態受到了巨大的破壞。大規模霧霾的出現,是對于傳統發展模式的巨大警示。

        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中國以年均約10%的速度,保持了高速增長,中國亦崛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近現代以來大國崛起的軌跡來說,一個國家的飛躍期,不可能無限長久。美國從內戰結束后的1880年代到20世紀初期的崛起,持續繁榮期不過二三十年。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當年的崛起,亦是二三十年年左右。

        當下中國已經進入一個“新常態”,其中一個典型特征,就是高速時代落幕,未來將保持一個長期的中低速,,而一旦中國步入平原期,要在強國的競爭中勝出,必須另辟蹊徑。提高發展質量,成為中國未來國家戰略的重要根基。

        同時,中國的崛起,還面臨著大國爭雄的挑戰。在去年的全球碳排放排名中,中國名列第一,遠遠超過其它國家,而在世界前六名中,金磚四國全部入選。未來10年,不僅中國的經濟總量要超過美國,印度和巴西,也預計將在某天超過美國,而在去年,中國的資源消耗已經世界第一,中國的崛起,不僅要與發達國家爭奪生存空間,更要與金磚國家爭奪生存空間。如果中國不改變目前的發展模式,則中國超越美國之時,即是世界毀滅之日。

        由此,中國的崛起,乃至中國未來加冕世界之王,急需創新發展模式。

        此外,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以四大犧牲為基石,即環境的犧牲,資源的犧牲,社會公平的犧牲,未來發展的犧牲。所謂“帶血的GDP”,絕非虛言。近年來,毒大米,毒奶粉,地溝油等,危害千家萬戶,而環境破壞帶來的自然災害,更是比比皆是,甚至北京最近接連兩年被迷霧鎖城,一度有人提議遷都以避鋒芒。

        在此情況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不僅是大勢所趨,更是大勢所迫。

        2012年春,我主持研發了“中國省市發展質量排名”,而在2012年秋,習近平在南方考察時提出,中國不僅需要發展速度,更需要關注發展質量,我們的構想,可謂與中國未來發展大勢不謀而合。

        推出“中國省市發展質量排名”,可以引導各地重新衡量本地發展的標準,改變單純以速度論英雄,以GDP論英雄的成見,更為科學,客觀,多元地規范各地的發展戰略,將其納入到中國未來發展軌道之中。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