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進入了城市化高度發展的時期。由于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發展,世界各國均產生了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為了緩解城市生態系統的巨大壓力,世界各國積極開展生態建設,將城市森林視為衡量現代化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準,并取得了重要成就和豐富經驗。西安森林城市建設既要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也要借鑒近年來我國森林城市建設的成功模式。
——將城市森林作為城市的生態基礎設施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現代城市發展趨勢表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傳統意義上交通、住房等灰色空間的擴展,還應該包括森林、水為主題的綠色空間、藍色空間建設。國外城市森林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其把城市森林作為城市有生命的生態基礎設施,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統一規劃建設。規劃的制定一方面保證了城市綠化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規劃的穩定性也確保了城市綠化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1990年,美國農業部建立林業基金專戶,用于保證城市森林計劃的順利實施,還成立全國性的城市和社區森林改進委員會,撥專款促進城市森林計劃的實施。
——面向包括城區、郊區的整個城市化地區開展城市森林建設
城市是處在一個區域環境背景下的人口密集、污染密集、生態脆弱的地帶,實踐表明,環境問題的產生與危害帶有跨區域、跨時代的特點,這在客觀上要求以森林、濕地為主的生態環境治理也要跨區域、跨部門的協同與配合,按照區域景觀生態的特點在適宜的尺度上進行。從國外的城市綠化發展來看,也經歷了從景觀化與生態化、林業與園林部門管理權限的爭論,但隨著現代城市化進程的深刻發展,面向包括建成區、郊區甚至是遠郊區整個城市化地區開展城市森林研究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這對中國長期以來以城區為主、過分強調景觀效果、職能部門分割管理的問題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
——近自然林模式是綠化建設的主導方向
城市綠化建設的根本任務就是要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滿足人們貼近自然的需求,因此,近自然林的營造和管理是城市綠化建設的方向。目前,美國、加拿大、英國等許多國家的城市森林建設都體現了近自然林的理念。近自然森林的建設理念,是在反思重美化、輕生態的綠化現象基礎上提出的,力圖通過利用種類繁多的綠化植物,模擬自然生態系統,構建層次較復雜的綠地系統,實現綠化的高效、穩定、健康和經濟性,倡導營造健康、自然和舒適的綠色生活空間。具體在我國城市森林建設中,一是要注重鄉土樹種的使用和保護原生森林植被,強調體現本地特色的森林景觀;二是要提倡近自然的森林和綠地養護,減少人為干擾,建設能夠自維持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