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驗交流 » 正文

      評論:人性化是智慧城市指導規劃的落腳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9-11  

         編者按 當2015北京國際設計周七大主題之一智慧城市系列活動的消息蔓延,“智慧城市”這個口號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從2014年正式提出至今,這個詞語一再被提及,以高端信息詞匯解讀,卻未能將概念落地。智慧,要求人們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的力量,搭建居民所需的城市體系,追本溯源,落腳到以人為本。

      \

      (圖片來源:互聯網)

        概念興起:與人及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

        最早提出智慧城市的是美國IBM,經歷各方引導探索,成為世界熱議話題。在2012年,智慧城市被提到了我國政策層面,住建部正式發布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的通知,這個詞匯逐漸聚焦更多城市、更多行業人士的關注。2014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八部委聯合發文《關于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共推智慧城市局面。今年6月,李克強總理出席2015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論壇中,更是強調未來要深化智慧城市的國際合作。

        智慧城市已在不知不覺中與國家的城市發展緊密相連,新型城鎮化的迅猛前進,需要更有效的城市規劃和管理的方法。智慧城市的提出,具備一種必要性。所謂智慧城市,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中國風景園林網在采訪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李迅院長時,他對于八部委聯合發布“指導意見”的相關解讀發人深思:“在我看來發布指導意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智慧技術,提高城市人的生活幸福指數,利用智慧城市的創建,解決“城市病”問題。”一語點醒夢中人。當智慧城市與人的生活密切聯系起來時,那些觸摸不到的數據、科技信息也將隨著概念的落地而富有溫度。

       
       
      [ 園林城市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園林城市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