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國家建立風景名勝區制度以來,我國風景名勝區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已形成了覆蓋全國的風景名勝區體系。截至目前,國務院共批準設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25處,各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共設立省級風景名勝區737處。風景名勝區已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景區面積占我國陸地總面積的2.02%,集中了國土范圍內最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最良好的自然生態本底。已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僅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就分布著10000余處文物保護單位、20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為數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等。我國現有48處世界遺產地中,有30處分布在風景名勝區。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作為旅游業的重要的物質基礎,有力地支撐了旅游經濟的發展。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促進了精準扶貧,增加了就業崗位,推動了和諧社會建設。已成為政治建設的重要載體。井岡山、韶山、西柏坡等景區,展現了黨領導人民在革命、戰爭和建設時期建立的豐功偉績,提高了公眾對黨的歷史的認識。
按照《風景名勝區條例》要求,2012年起,住房城鄉建設部啟動了為期4年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執法檢查工作,先后有89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因存在違法違規問題被責令整改。為維護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嚴肅性,根據執法檢查和各地整改情況,住房城鄉建設部確定將11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納入瀕危名單,給予黃牌警告,責令限期整改并重點督辦。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十三五”規劃建議的有關要求,全面總結風景名勝區執法檢查工作,解決突出問題,部署下一步工作,2015年12月1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四川成都召開了全國風景名勝區執法檢查工作總結會議。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有關負責同志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管理機構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陸克華副部長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
會議通報了執法檢查情況,交流了保護管理工作經驗。會議強調,要站在中央關于“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風景名勝區事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敢于擔當,主動作為,推動風景名勝區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會議要求,全面落實《風景名勝區條例》確定的“科學規劃、統一管理、嚴格保護、永續利用”十六字方針。要科學規劃,解決規劃缺失、規劃不科學、規劃不執行、違規處罰不力等問題;要強化統一管理,堅持屬地管理,加強建設管理、服務管理;要嚴格保護,健全制度體系、標準體系和處罰機制,加強社會監督。要實現永續利用,把握好利用的度,堅持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妥善處理好與原住民的關系。
會議強調要加大督查力度,曝光突出問題,宣傳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關心支持風景名勝區行業工作,形成強大的合力和良好的氛圍,使風景名勝區事業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