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西部沿太湖地區崛起生態旅游新標桿
“要把高新區沿太湖地區的景點連成線、形成片,打造成一個大景區,成為蘇州沿太湖地區的最美風光帶。”近年來,蘇州高新區西部生態城在沿太湖地區堅持生態優先原則,進一步促進旅游、文化、生態的融合,將旅游產業從單一發展引導向綜合發展,為這片土地不斷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生態旅游項目,不斷提升“旅游新去處 生態高新區”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
一顆“明珠”點亮一條旅游產業鏈
最近,太湖國家濕地公園第四屆“金秋家庭節”持續開展。國慶期間,來自安徽金鷹航空俱樂部的5名“空中飛人”,組成動力滑翔傘編隊,在公園的中心水域上空,為游客們帶來驚險的飛越太湖特技表演。
就在“空中飛人”表演現場不遠處是濕地公園最新的項目——熱帶沙生植物科普館。該館四面環水,宛若一顆明珠,館內種植了龐大的沙生植物系列,主要包括美洲植物、非洲植物和澳大利亞植物等,有全國罕見百年樹齡的團扇仙人掌、高達4.7米的美洲巨型武倫柱,江蘇省首棵熱帶芒果樹等新奇植物。
同時,迪拜風情節、蘇州第十屆最美新娘大賽、江湖美食節等活動,讓游客們大飽眼福和口服。說起品牌、節慶打造,太湖國家濕地公園市場營銷中心總監肖懷中如數家珍:“我們主要根據旅游市場發展趨勢、時尚概念、游客需求等,一年四個季節打造不同的節慶活動。每年公園都會根據時令推出四次大型的活動:春季的稻草人節、夏季的沙灘節、秋季的家庭節、冬季的觀鳥節。金秋家庭節我們最新推出購門票送蟹券。”
濕地公園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還著力于旅游產業的融合發展。“目前我們還負責中國刺繡藝術館、馬山游客中心、凈園雅居等項目的運營,為游客提供一條龍式服務。”肖懷中告訴記者,據統計,目前相對于單純游玩式旅游體驗,來濕地公園開展“吃住行娛購游”深度體驗的游客數量提升了20%。就在剛結束的國慶“黃金周”假期期間,太湖國家濕地公園7天共接待游客近6萬人,其中的10月2日更是創造了客流新紀錄,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3.9%。
如果說,濕地公園是沿太湖地區生態旅游的一顆“明珠”,那么蘇高新集團打造的“吃住行娛購游”生態休閑旅游產業鏈就是沿太湖地區生態旅游一條精美絕倫的“項鏈”。這條產業鏈基本沿兩條軸線分布,一條東西走向,軸線上分布著太湖濕地公園、刺繡藝術館等游客們已經熟悉的景點。南北向沿太湖岸邊的軸線上的項目,則基本上是全新的。北端是集旅游咨詢、餐飲、會議、婚宴等功能為一體的馬山游客中心(湖濱閣酒店);向南一兩公里,是鮮花盛開的西京灣花田;再往南,是新盛茶園和翠湖雅居酒店;最南端,是上山島居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