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成于1420年的紫禁城,將于2020年迎來自己的600歲生日。屆時,故宮計劃開放區域比例,將從現在的52%達到80%。這是故宮分散中軸線上擁擠的客流的一大措施,也將是真正把紫禁城完整地交還給大眾。
一改生性多疑、為人狠辣的形象,雍正皇帝比劃起“90后”剪刀手,眨眼“賣萌”,十分俏皮。
說起“故宮三寶”,大家多數想到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火鍋、白菜、紅燒肉”,對于臺北故宮藏品的原生地北京故宮,有什么代表性的珍貴藏品,我們卻很難答得上來。坊間一度有過“好東西都到了臺灣”的傳言,有人甚至說,“臺北有文物沒有故宮,北京有故宮沒有文物。”上周六,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來到上海圖書館,舉辦“把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主題講座,否認了這個說法。在他看來,一踏進盧浮宮就奔著蒙娜麗莎、維納斯而去;到了臺北故宮博物院,擠在人群中看完“白菜”、“紅燒肉”就算完滿——這種簡單粗暴的“尋寶”之旅,其實是對文物,對觀眾都是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