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72年美國建立起世界第一座國家公園——黃石國家公園后,國家公園的設置已發展到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在全世界現有的13萬多個自然保護區中,已有各類國家公園數千座,并由單一的國家公園概念逐步衍生出“國家公園和保護區體系”等系統化的大概念。
迅速發展的國家公園成為現代文明社會的一種標志,也成為人類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中明確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這一概念首次進入中國最高層級的政策文件之中。
而在探索這些問題之前,恐怕首先需要厘清:中國目前是否有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公園?中國有沒有必要迅速構建一個“國家公園管理局”?
中國的國家公園建設,仍然在路上。
早在2007年,不少地方都提出建設國家公園的構想。比如,陜西的秦嶺中央國家公園,四川的紅原大草原、汶川國家公園,貴州的黃果樹國家公園,新疆的喀納斯國家公園,青海的坎布拉國家公園,等等。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建立國家公園體制。這猶如吹響了沖鋒號,更加激發起各地高漲的國家公園建設熱情。
試點之火
國家公園試點的申報之火,從2014年初就開始熊熊燃燒。
據《中國綠色時報》消息,2014年初,湖北省林業廳向國家林業局遞交申請,請求將湖北列為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省。此前,湖北省委已出臺意見,明確提出“支持神農架等地創建國家公園,完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管理體制”。
西藏自治區計劃2014年開展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爭取逐步將珠峰、雅魯藏布大峽谷、納木錯、瑪旁雍措納入國家公園建設試點范圍。
2014年2月23日,江西省委書記強衛提出:“要以國家公園建設為契機,打造江西的綠色明珠。”
更多地方的申報聲音在2014年全國兩會上陸續響起。
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伊春市市長高環說,伊春市將對照美國、加拿大國家公園的建設標準,建設“伊春國家公園”,將伊春北部地區14個保護區、9個森林公園和3個地質公園納入整體規劃,實行更加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森工集團黨委書記張學勤提出議案建議,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設立國家公園。
3月,浙江省的仙居、開化兩縣被環保部列入國家公園試點,成為全國首批兩個國家公園試點縣。5月,根據國家林業局《關于調整充實國家林業局林業改革領導小組的通知》,青海省被列入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范圍。
而云南羅平縣在11月表示,將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國家公園縣,擔負起做大經濟總量和提升經濟質量的雙重責任。
同一天的《安徽日報》報道,黃山風景區日前在全省率先啟動國家公園試點創建工作,全力打造“國家與民族的圣地、風景名勝與生態保護的重地、旅游與休閑的福地”。
事實上的空缺
中國最早的國家公園試點出現在2008年。
那一年6月,云南省被國家林業局作為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省份,以具備條件的自然保護區為依托,開展國家公園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