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風景名勝區 » 正文

      江郎山 中國丹霞讓世界驚訝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8-2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欒 峰/文 趙樹宴/圖  
      浙江江郎山三爿山
            江郎山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一年了。江山市政府將8月2日確定為江郎山世界自然遺產保護日。也就是說由演變到形成上千萬年的江郎山,從現在起,它將像嬰兒一樣受到呵護。

            江郎山山不高,面積不大。就是這么一座山,跑在了西湖的前面,成為浙江省第一個世界遺產地。在世界遺產的大家族中,自然遺產比文化遺產更顯得珍貴。全球現有800多個世界遺產,僅有100多個自然遺產,而江郎山占有一席。

            炎夏,我去江郎山采風,行前翻閱了一些資料。我國790個丹霞地貌景區,江郎山之所以脫穎而出,成為“中國丹霞”申報世界遺產提名地之一,自有它不同尋常之處。看過張藝謀電影《三槍拍案驚奇》的人,對甘肅張掖的七彩丹霞留下了深刻印象。張掖丹霞地貌也參加了申遺,但經過國內外專家嚴苛篩選,最終被淘汰了。與江郎山同時列入提名地的,還有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寧和貴州赤水。

            丹霞地貌在美國西部、中歐、澳大利亞也有分布,國際地學界稱其為“紅層”。丹霞地貌是中國人提出來的,并以“中國丹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因為丹霞地貌在中國分布最廣、類型最齊全。去年捆綁式申遺成功的6個提名地,就代表了青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丹霞地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故事。江郎山作為典型的老年期孤峰型丹霞地貌,在“中國丹霞”申遺中舉足輕重,不可或缺。

            “丹霞”一詞最早見于曹丕的《芙蓉池作詩》:“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今人形容丹霞地貌常常說“色若渥丹,燦若明霞”。丹霞地貌的色彩之美沒得說,它還有各種曼妙優美的形態。紅色砂礫巖經過千萬年的物理風化和流水侵蝕,形成針狀、柱狀、棒狀、寶塔狀、城堡狀,或孤峰獨秀,或扎堆成群,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世界著名砂巖地貌學家羅伯特·威雷在考察貴州赤水時說:“我從未見過這么大面積的丹霞地貌,而且如此完美!”世界自然遺產評估專家皮特·米根考察江郎山后,稱這是他的“一次非凡經歷”。他說:“我十分驚訝,世界上竟有如此奇特的自然景觀!”

            出江山城驅車25公里,便到了江郎山。一幅山水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由近及遠,一塊塊風光旖旎的田疇,一片片綠蔭密閉的丘陵,一群群向天爭寵的峰巒。峰巒之上,是江郎山的鎮山之寶——三爿石。

            300多米高的三爿石,豎立在山地之巔,宛如一座天然紀念碑。三爿石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為郎峰、亞峰和靈峰,即我前面說過的典型的老年期丹霞孤峰。我曾疑惑,為什么不說“三片石”,還通俗一些呢。查字典,“爿”念“盤”,解釋為“劈成片的竹木”,“爿”和“片”似乎沒多大區別。可到了江郎山,明白了,古人叫“三爿石”,絕不是一拍腦門兒就這么叫了。它本來就是一整塊巨石嘛,是大自然的鬼斧把它劈成了三瓣兒,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遠觀三爿石,看到它拔地沖天的氣勢。走近了才發現,鬼斧之痕數不過來。

            我沒有直奔三爿石。在一條石階路的岔口,我擇西去了霞客亭。徐霞客于1620年、1628年、1630年3次游江郎山。后人為了紀念他,在一個平臺上建了霞客亭。據說徐霞客曾站在此處仔細觀察三爿石。《徐霞客游記》有三爿石的描述:“過石門街,漸趨漸近,忽裂而為二,轉而為三。”又說:“若斷而復連者,移步換形,與云同幻矣。”徐霞客還拿黃山諸峰和三爿石做比較,說黃山“諸峰互相掩映,反失其奇。”而三爿石立于“眾山之上,自為變幻,各盡其奇也”。我是在霞客亭的碑文上讀到這些文字的。讀罷,轉身看三爿石,兩下對比,甚感徐霞客的描述簡而精準。

            從霞客亭折回來,走到先前的岔口,這才去探訪三爿石。我邊走邊看邊聽導游的講解。亞峰和靈峰的石壁是陰陽壁。陰壁為亞峰的西崖,寸草不生;陽壁為靈峰的東崖,草長茂盛。兩峰之間的陡直峽谷,寬僅3.5米,長高各約300米,兩壁平行,如刀削斧劈。導游告訴我,1989年華東56位地質學家將此勘定為“中國一線天之最”。我國著名地理學家黃巖先生見到此景,仰嘆再三,還覺得禮數不周,彎下腰向它鞠了一躬。三爿石中郎峰最高。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想登郎峰,上不去,只好以詩言志:“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1990年江山市政府投資開鑿石階3500余級,實現了古人的登天夢。

            江郎山申遺成功后,江山人既看作是加快發展旅游業的契機,同時也加大了保護世界自然遺產的力度。現在每天登山人數控制在3300人,游客量若超出預期,便實行預案,將游客分流到周邊景點,如毛氏祖籍文化村、二十八都古鎮、戴笠故居等,然后再折返游覽江郎山。我從江郎山下來,正好遇見江山市市委書記、市長陳錦標在此地考察。他在接受我的采訪時說:“江郎山為世人矚目。今后如何保護和開發好這個‘人類共同財富’,我們有一份責任,我們要迎接新的挑戰。”(欒 峰 趙樹宴)
       
       
       
      [ 風景名勝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風景名勝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