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風景名勝區 » 正文

      鄉村旅游在全域景區化中被激活 ——臺州天臺旅游發展紀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12  

        500畝桃花迎風怒放,一撥接一撥的游客涌入桃林。賞花、拍照、嬉戲,游客的笑臉與燦爛的桃花組成了最美的風景。3月24日,臺州市天臺山第四屆桃花節的大幕在街頭鎮后岸村開啟。

        2012年初,天臺縣委、縣政府就專門成立了傳統文化旅游農口系統聯席會議制度,書記牽頭,縣長主抓,縣四套班子領導齊上陣,合力推動鄉村休閑旅游發展。

        三年來,全縣美麗鄉村串點成線。形成了始豐溯源、寒山神隱和尋佛問道三條美麗鄉村精品線,建成了幸福后岸、古韻張思、神秘九遮、古道前楊、外溪平安等34個美麗鄉村精品村。美麗經濟提質增效。按照“一村一賓館”、“一村一企業”的理念,大力培育農家休閑旅游“產業鏈”,成立西部美麗鄉村聯盟抱團發展。后岸“統分結合、公私共贏”的發展模式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肯定并在全省作經驗推廣。鄉旅品牌嶄露頭角。差異化培育特色鄉旅項目品牌,花漾星球太空農場、平橋濕地公園、張思古村、雷峰十里漂流、黃家塘陶吧、寒山茅舍等一批精品項目建成投運,后岸旅游村、南黃古道成功創建3A級旅游景區。三年來,全縣接待鄉村休閑游客超過772.8萬人次,直接營業收入3.95億元。

        桃花節、紅楓節、香魚節……“一鄉一品一節”精彩紛呈

        聽古戲,探民居,追尋千年遺韻,領略古村風情。3月21日,第二屆天臺田園花海節在天臺平橋鎮開幕,活動當天吸引了上萬名游客前來踏春游玩。

        花海節中,游客們還可以賞花海、看動漫、品小吃,零距離感受美麗鄉村春天的味道。

        花海節讓張思村的民宿和農家樂在一年時間里從一家發展到十多家。張思村黨支部書記陳肖飛說,鎮里舉辦花海節,推出花海詩會、花田喜事等30多項活動,將旅游的時間拉長,推動了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花海節讓我們嘗到了甜頭,農家也是盼著辦節。”

        在天臺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記者看到一份名為“涉旅節慶賽事類”的表格。從天臺縣首屆草莓文化藝術節、雷峰鄉梨春茶文化節,到第三屆龍溪荷花節、南屏紅楓節,25個節慶活動,貫穿著2015年全年。

        天臺按照“美麗鄉村景區化”的建設導向和“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韻”的定位,規劃發展100個美麗鄉村,其中就有42個旅游特色村。

        平橋鎮有花海節,街頭鎮有桃花節,雷峰鄉有梨花節,龍溪鄉有香魚節,泳溪鄉有香米節,南屏鄉有紅楓節,石梁鎮有百合花節,三州鄉有茶文化節……

        “從目前形勢來看,旅游市場逐漸從單一的景區景點游轉向休閑觀光游。”天臺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任王敏說,通過開展“一鄉一品一節”系列活動,各地的農產品以旅游的形式推銷出去,老百姓也嘗到了甜頭。

        從吃“石板飯”到吃“旅游飯”,后岸模式富了全村百姓

        后岸村頭,有一個巨大的水車順著環村水流緩緩轉動。它的身后,是農家樂“水車人家”。

        讓老板娘陳彩萍感到自豪的是,省委書記夏寶龍考察后岸時,站在水車邊和她聊了10多分鐘。省長李強還住過她家,“省長還自己掏錢付了房費呢。”

        “村里農房改造時,本來打算自己住的,看到第一批農家樂生意蠻好,就把住宅改造成農家樂了。”陳彩萍告訴記者,辦農家樂不用出門,安安穩穩,收入又高。“去年,凈收入有四五十萬元吧。”

        知名風景“十里鐵甲龍”橫臥村前,唐代詩僧寒山子隱居近七十載,母親河始豐溪蜿蜒過村。

        這就是后岸,街頭鎮西南部的一個小山村。

       
       
      [ 風景名勝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風景名勝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