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際,故宮的開放面積將從現在的52%增加到82%。”在今天召開的咨詢會上,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歷史研究所所長陳同濱說,由該所與故宮博物院合作編制的《故宮保護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將于今年公布實施。
“這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來第一部以文化遺產價值整體保護為目標的專項保護管理規劃,具有法律效力。”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故宮面臨的壓力來自內外兩個方面。“內部壓力存在于23萬平方米的古建筑、180余萬件(套)的館藏文物、1500萬人次的年接待觀眾量,這3者在遺產的保存、保護、利用與管理等方面存在著矛盾與制約。外部壓力來自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快速推進中的城市建設對故宮的周邊環境產生了負面影響,公眾對文化與社會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斷要求故宮提升觀眾接待量”。
《規劃》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啟動的。其保護對象為故宮及其產權歸屬單位,包括紫禁城、端門、大高玄殿、皇史宬和稽查內務府御史衙門,共5處明清皇家建筑群,總占地面積為106公頃。規劃范圍與故宮的世界文化遺產緩沖區,即故宮周邊區域等同,預計于2025年實現目標。
單霽翔介紹,《規劃》將解決“故宮的不可移動與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展示、管理要求與超負荷觀眾量之間的統籌協調問題”“故宮整體保護要求與故宮博物院37個部門、1500余名職工管理用房之間的統籌協調問題”“遺產保護與遺產管轄權不統一的矛盾”等六大問題。
目前,故宮以1500萬人次的年接待觀眾數量,位居世界所有博物館和世界文化遺產之首。限流和實名制售票是《規劃》的要求。自6月13日起,故宮試行每日限流8萬人與實名制售票。截至6月22日,網絡預售門票從限流前的每天約1000人次,增加到每天7000人次。端午節3天假期中,通過預售網站購買故宮門票的觀眾達25827人次,但僅占3天總參觀人數(149167人次)的17.31%,與預期尚有一定距離。
據介紹,故宮將根據試行情況,7月初公布網絡預售的升級改善方案。比如,網絡預約止票時間從前一天21:00適當延長;旅行社團隊網絡購票擬給予一定的優惠措施,且不限制每個訂單中的導游免費人數,以鼓勵旅行社團隊通過網絡預訂門票。為避免擁擠和踩踏事故的發生,在進入故宮博物院參觀人數總量不變的前提下,故宮將逐步采取特定區域、高峰時段限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