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江蘇的特色建筑,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江南園林,江南園林是最能代表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成就的一個類型。它特色鮮明地折射出中國人的自然觀和人生觀,凝聚了中國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和智慧。
作為江南園林集大成者的蘇州園林,吸收了江南園林建筑藝術的精華,占地面積不大,但以意境見長、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在有限的空間內點綴安排,移步換景,變化無窮。
聞名天下的拙政園
始建于明正德初年的拙政園,是蘇州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母”。拙政園的特點是園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間進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對景等造園藝術,亭臺樓閣依水而建,專取自由不對稱之美,由此可見拙政園的獨具匠心之美。
據說,拙政園最初的設計師是“吳門四家”之一的文征明,畫家的視角果然體察入微、獨具匠心:就著低洼地掘成池,土堆砌成山島,河岸是人工壘石制作,卻無一處筆直的線條,仿佛自然沖刷而成,充滿野趣。樹木花草錯落有致宛若天成。各式建筑分布于山水、林木之間,刻意避開中軸,不要求嚴格對稱。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的對比襯托,使得整個拙政園顯得更加疏朗、開闊。名師巧匠們的用心,造就了拙政園咫尺之內宛若天成的再造乾坤。
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回廊相連,園內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筑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境的實境再現于園中,富有詩情畫意。淼淼池水以閑適、曠遠、雅逸和平靜氛圍見長,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勝;通過平橋小徑為其脈絡,長廊逶迤填虛空,島嶼山石映其左右,整個園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貌若松散的園林建筑各具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