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山水雖然相連,景觀規劃卻不統一。今后,這種景觀“斷片”問題將得以改善。昨天,記者從京津冀農技推廣協調發展座談會上獲悉,京津冀三地將打破區劃壁壘,聯手統一推廣種植優良景觀作物新品種,形成五大農田景觀片區,為市民出游提供好去處。
京郊不少區縣與天津、河北相鄰。雖然都建景區,但缺乏統一規劃。“怎樣相互取長補短,資源共享,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務,為農民創造更多價值?這是我們今后需要多下功夫的地方。”市農業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王克武說。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大背景下,三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簽訂了合作協議。其中,三地將以溝域景觀和園區景觀為結合點,建立景觀聯建示范區域,延伸溝域景觀示范功能。首批示范區域包括房山十渡——野三坡溝域、門頭溝靈山——蔚縣、懷柔白樺谷——豐寧溝域、密云霧靈香谷——興隆溝域、平谷黃松峪——薊縣。今后,這些區域的農業景觀將形成有機整體,統一推廣優良景觀作物新品種,更多上千畝的農田景觀,將涌現在京津冀周邊。
在示范區域建設中,本市還將把景觀農業建設方面的經驗向河北、天津輸出。京津冀三地將圍繞景觀休閑農業發展需求,在油料、花卉、中藥材等的新品種引進篩選、輕簡省力技術、盆栽技術、產品開發及景觀設計作物搭配等方面,開展合作研究。
據了解,目前本市已建成“京西稻生態苑”“一河十園”“水岸花田”“上方花海”等景觀農業景區;形成了門頭溝妙峰山玫瑰谷、順義舞彩淺山、懷柔滿韻湯河、平谷九里山桃花谷、延慶四季花海和百里畫廊等一批溝域景觀。去年,全市120個農田觀光點共接待游客710萬人次,促農增收2.8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