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龍海市九湖鎮木棉村村口,幾輛大貨車正在裝運五顏六色的三角梅,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三角梅因其花色鮮艷、花量大、花期長,且枝蔓長、柔韌性好、可塑性強而成為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的重要觀賞植物。近幾年,漳州市的三角梅產業發展迅猛,全市種植面積2萬多畝,年產值15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三角梅產銷中心之一。
你追我趕,形成多個三角梅特色村
木棉村,位于漳州市南郊324國道邊,曾以“南宋末年鄭虎臣誅賈似道之處”而聞名。近幾年,卻因三角梅而再次紅火起來。
冬日的午后,步入木棉村,一路姹紫嫣紅,各種造型獨特的三角梅讓你“亂花漸欲迷人眼”。
“漳州的花卉種植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如九湖的百花村,帶動了周邊花卉產業的發展,而與之鄰近的木棉村,近年來則是在三角梅種植上大放異彩。”漳州市三角梅協會會長葉俊興說。
花農陳聰明正在自家的三角梅花圃里修剪枝葉。他是村里較早從事三角梅種植的農戶之一,目前種植90多畝,年產值200多萬元。
陳聰明說:“我從2011年開始種植三角梅。此前我在路邊開飯店,看到周邊花卉產業發展得不錯,就萌生了種花的念頭。”
說干就干,陳聰明與幾位村民率先嘗試,連片的種植大棚建起來了,三角梅的花苗引進來了,很快,這些三角梅先后綻放。由于三角梅產量大、適合園林綠化,很快就盈利了。隨后,村民紛紛效仿,加入三角梅的種植大軍。
如今,木棉村有200多戶村民種植三角梅,一下子解決了全村的勞動力就業。銷售旺季時,還會出現幫工難求現象。
在漳州,像這樣的三角梅特色種植村,還有不少,如龍海市九湖鎮龍虎庵村、新塘村,三角梅年產值均已超過兩億元。
創新造型,擴大三角梅利潤空間
你見過用竹片編織的竹筐竹籃,但見過用三角梅“編織”的花瓶嗎?而且頂上長葉開花、郁郁蔥蔥,底部根須發達。在龍海市九湖鎮新塘村三角梅種植基地,“花葉大紅”“重瓣大紅”“巴西紫”等60余個品種的三角梅花團錦簇,圓柱形、球形、孔雀開屏、拱門、雙魚、心形……千姿百態的三角梅造型十分搶眼。
在漳州常青景觀園林公司的生產基地,極具創意的十二生肖、一帆風順等三角梅造型產品栩栩如生。
“我們的造型產品盡量避免與農戶相似,株高2米的球形產品市場價在每盆3000元至4000元。產品不僅暢銷周邊區縣,而且銷往全國各地。目前又嫁接2000多棵中苗,均是一樹多花。”常青景觀園林公司負責人趙火金高興地說。
在漳州的三角梅種植大戶或公司中,培植、創新三角梅造型產品的還有很多。
“普通的三角梅,一盆或一棵,一般就是幾十元,但是通過創新,能增加三角梅產品的溢價,每盆能賣到幾千元。”葉俊興說,除了培植盆栽三角梅家庭園藝產品外,不少企業都通過技術創新,批量培植可移動的三角梅花墻、花柱、三色螺旋花柱、花籃和大象等不同類型的造型產品,有的產品還可隨心所欲地拼組成長廊、花亭。隨著國內園林綠化檔次的提升和苗木產業的不斷分層,觀花植物市場份額日益擴大,利潤空間被眾多從業者看好,市場需求量也愈來愈大。
“現在,漳州三角梅產業格局完整、分工明確。”葉俊興說,小苗、中大規格成品苗和母本苗生產種植趨向專業化、精細化。
龍海市九湖鎮龍虎庵村、新塘村一帶為精品苗主產區,市政園林工程應用苗主要集中在九湖鎮木棉村一帶,而龍海市程溪鎮浮山村、漳浦縣官潯鎮溪坂村等地則是地被類袋裝苗主產區。三角梅火了,三角梅帶動了盆器、運輸、銷售、電商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產業聚集效應起來了。
開發品種,打響品牌擴大影響力
“真沒想到三角梅可以種得這么漂亮。”上個月,在漳州舉行的一年一度花博會期間,圓山文化中心的三角梅展引來許多市民參觀,“五雀三角梅王”在花海中顯得格外醒目,成為“花王”。
“五雀三角梅王”高達6米、樹冠直徑2米,重達3噸,涵蓋了金雀(黃雀)、紅雀、橙雀、白雀、粉雀等五種花朵,形成“一樹多花”的瑰麗景觀。
這是漳州市致力發展三角梅品種的一個縮影。
隨著栽培養護技術的提高和設施栽培的普及,近年來漳州三角梅品種已由過去以“小葉紫”“同安紅”等幾種傳統花品為主,增加到目前的近300種,顏色更是豐富多彩,甚至可以做到一棵多色,扦插成活率也由過去的40%提高到95%以上,成品苗培植周期從一年半縮短為當年出圃,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
“三角梅原產于南美,百年前才引入我國,以前各地對三角梅品種叫法不一,交易中難免產生誤會或糾紛,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三角梅產業的發展。”葉俊興說,為了促進行業規范化,不久前,漳州市三角梅協會邀請中國農科院、閩師大等花卉專家及三角梅種植者、經營者、愛好者召開研討會,對常用的30種三角梅品種的商業名稱進行明確和統一,其中7個由漳州命名,帶有明顯漳州特色,如曾經俗稱的“小葉紫”確定命名“漳州紫”,曾經俗稱的“紅心櫻花”確定命名“漳州紅櫻”。
“統一的商業用名,對規范市場、打響品牌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做大漳州三角梅市場。”葉俊興說。
三角梅因其花色鮮艷、花量大、花期長,且枝蔓長、柔韌性好、可塑性強而成為全球熱帶、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的重要觀賞植物。近幾年,漳州市的三角梅產業發展迅猛,全市種植面積2萬多畝,年產值15億元,成為全國最大的三角梅產銷中心之一。

你追我趕,形成多個三角梅特色村
木棉村,位于漳州市南郊324國道邊,曾以“南宋末年鄭虎臣誅賈似道之處”而聞名。近幾年,卻因三角梅而再次紅火起來。
冬日的午后,步入木棉村,一路姹紫嫣紅,各種造型獨特的三角梅讓你“亂花漸欲迷人眼”。
“漳州的花卉種植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如九湖的百花村,帶動了周邊花卉產業的發展,而與之鄰近的木棉村,近年來則是在三角梅種植上大放異彩。”漳州市三角梅協會會長葉俊興說。
花農陳聰明正在自家的三角梅花圃里修剪枝葉。他是村里較早從事三角梅種植的農戶之一,目前種植90多畝,年產值200多萬元。
陳聰明說:“我從2011年開始種植三角梅。此前我在路邊開飯店,看到周邊花卉產業發展得不錯,就萌生了種花的念頭。”
說干就干,陳聰明與幾位村民率先嘗試,連片的種植大棚建起來了,三角梅的花苗引進來了,很快,這些三角梅先后綻放。由于三角梅產量大、適合園林綠化,很快就盈利了。隨后,村民紛紛效仿,加入三角梅的種植大軍。
如今,木棉村有200多戶村民種植三角梅,一下子解決了全村的勞動力就業。銷售旺季時,還會出現幫工難求現象。
在漳州,像這樣的三角梅特色種植村,還有不少,如龍海市九湖鎮龍虎庵村、新塘村,三角梅年產值均已超過兩億元。
創新造型,擴大三角梅利潤空間
你見過用竹片編織的竹筐竹籃,但見過用三角梅“編織”的花瓶嗎?而且頂上長葉開花、郁郁蔥蔥,底部根須發達。在龍海市九湖鎮新塘村三角梅種植基地,“花葉大紅”“重瓣大紅”“巴西紫”等60余個品種的三角梅花團錦簇,圓柱形、球形、孔雀開屏、拱門、雙魚、心形……千姿百態的三角梅造型十分搶眼。
在漳州常青景觀園林公司的生產基地,極具創意的十二生肖、一帆風順等三角梅造型產品栩栩如生。
“我們的造型產品盡量避免與農戶相似,株高2米的球形產品市場價在每盆3000元至4000元。產品不僅暢銷周邊區縣,而且銷往全國各地。目前又嫁接2000多棵中苗,均是一樹多花。”常青景觀園林公司負責人趙火金高興地說。
在漳州的三角梅種植大戶或公司中,培植、創新三角梅造型產品的還有很多。
“普通的三角梅,一盆或一棵,一般就是幾十元,但是通過創新,能增加三角梅產品的溢價,每盆能賣到幾千元。”葉俊興說,除了培植盆栽三角梅家庭園藝產品外,不少企業都通過技術創新,批量培植可移動的三角梅花墻、花柱、三色螺旋花柱、花籃和大象等不同類型的造型產品,有的產品還可隨心所欲地拼組成長廊、花亭。隨著國內園林綠化檔次的提升和苗木產業的不斷分層,觀花植物市場份額日益擴大,利潤空間被眾多從業者看好,市場需求量也愈來愈大。
“現在,漳州三角梅產業格局完整、分工明確。”葉俊興說,小苗、中大規格成品苗和母本苗生產種植趨向專業化、精細化。
龍海市九湖鎮龍虎庵村、新塘村一帶為精品苗主產區,市政園林工程應用苗主要集中在九湖鎮木棉村一帶,而龍海市程溪鎮浮山村、漳浦縣官潯鎮溪坂村等地則是地被類袋裝苗主產區。三角梅火了,三角梅帶動了盆器、運輸、銷售、電商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產業聚集效應起來了。
開發品種,打響品牌擴大影響力
“真沒想到三角梅可以種得這么漂亮。”上個月,在漳州舉行的一年一度花博會期間,圓山文化中心的三角梅展引來許多市民參觀,“五雀三角梅王”在花海中顯得格外醒目,成為“花王”。
“五雀三角梅王”高達6米、樹冠直徑2米,重達3噸,涵蓋了金雀(黃雀)、紅雀、橙雀、白雀、粉雀等五種花朵,形成“一樹多花”的瑰麗景觀。
這是漳州市致力發展三角梅品種的一個縮影。
隨著栽培養護技術的提高和設施栽培的普及,近年來漳州三角梅品種已由過去以“小葉紫”“同安紅”等幾種傳統花品為主,增加到目前的近300種,顏色更是豐富多彩,甚至可以做到一棵多色,扦插成活率也由過去的40%提高到95%以上,成品苗培植周期從一年半縮短為當年出圃,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
“三角梅原產于南美,百年前才引入我國,以前各地對三角梅品種叫法不一,交易中難免產生誤會或糾紛,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三角梅產業的發展。”葉俊興說,為了促進行業規范化,不久前,漳州市三角梅協會邀請中國農科院、閩師大等花卉專家及三角梅種植者、經營者、愛好者召開研討會,對常用的30種三角梅品種的商業名稱進行明確和統一,其中7個由漳州命名,帶有明顯漳州特色,如曾經俗稱的“小葉紫”確定命名“漳州紫”,曾經俗稱的“紅心櫻花”確定命名“漳州紅櫻”。
“統一的商業用名,對規范市場、打響品牌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做大漳州三角梅市場。”葉俊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