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安美好家庭農場桐浦非洲菊基地。娜筱 攝
中國花木網3月16日資訊:本站工作人員從溫州商報獲悉 在瑞安市陶山鎮桐浦小學附近一排排大棚內,五顏六色的非洲菊開得很熱鬧,非常漂亮,這是瑞安市美好家庭農場負責人孫協仁去年新投產的鮮切花基地之一。
近日,記者從我市各林業種苗部門了解到,溫州自產鮮切花種植“版圖”近幾年在不斷擴張,文成、樂清、平陽、永嘉、蒼南、瑞安等多地均已發展了鮮切花種植基地,種植有非洲菊、菊花、玫瑰、香水百合、步步高、牡丹等10多個種類,與鮮切花配套的鮮切枝、鮮切葉等基地也同時得到發展,改變了切花市場以往全部靠云南、廣州、上海等地外運的格局。
自產鮮切花版圖擴張
鮮切花又稱切花,是指從活體植株上切取的,具有觀賞價值,用于制作花籃、花束、花環、花圈、瓶插花、壁花,以及胸飾花等花卉裝飾的莖、葉、花、果等植物材料。
在溫州,樂清虹橋長青花卉園藝場最早涉足玫瑰鮮切花。早在2004年元月,該園藝場投資300余萬元建起了占地面積100多畝的多個聯棟式鋼架大棚種植玫瑰花,成為溫州地區率先種植玫瑰鮮切花的基地。
2008年,在溫州從事花店經營的葉鳳左,在老家文成縣黃坦鎮建立了溫州首個大規模鮮切花基地。目前,溫州逢左花卉園藝有限公司也成了溫州種植規模最大的一家鮮切花企業,該公司采用基地+農戶的模式,有種植基地500多畝,還有加盟農戶15家,共計面積達到1500多畝;而種植地也從原來的黃坦鎮,發展到文成的巨嶼鎮等多個地方。
瑞安市陶山鎮桐浦村村民孫協仁向記者介紹,自家在桐浦老瑞楓路上開了多年的鮮花店,直到前年才分別在陶山和桐浦兩個地方投資種植近30畝大棚非洲菊,每天采摘量300-400扎,除了保證自家的鮮花店供應外,大多銷售給溫州和金華等地的批發商。
陶山鎮桐浦社區開心農場大棚內,原本種植草莓、小番茄和小黃瓜等親子采摘品種的基地,為了迎合游客的不同需求,去年也從昆明引進了非洲菊品種,今年10多畝的大棚非洲菊也已開花,可觀賞采摘。
據溫州各地林業種苗部門介紹,目前, 我市除了文成縣、樂清市、瑞安市外,還有平陽縣、永嘉縣、蒼南縣等地也已發展了鮮切花種植基地,種植規模在漸漸擴大。
鮮切種類也日漸豐富
“一個花的品種,如果能種10-20年,說明這一品種經得起市場考驗。”溫州逢左花卉園藝有限公司負責人葉鳳左說。
“逢左花卉”基地最早種植非洲菊,而且一直將其作為拳頭產品。與別的作物相比,非洲菊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季節性,在大棚里生長可以連續多年不停地開花,幾乎每天都能采摘;而且溫州的氣候也很適合非洲菊生長。因此,在鮮切花品種中,非洲菊在溫的種植面積最大,近幾年新出現的基地大多也是從種植非洲菊開始的。目前,文成非洲菊占溫州市場15%左右。
考慮到市場的需求,“逢左花卉”基地從最早單一的非洲菊,到現在發展了菊花、香水百合、劍蘭、步步高、石竹梅等10多個新品種。目前,“逢左花卉”基地,每天的采摘量在5000-10000扎左右。另外,該基地還發展了與鮮切花配套的夾竹桃、銀柳 、龍柳 、八角金盤 、長毛豆、排草等10多種鮮切枝、鮮切葉品種。
樂清虹橋長青花卉園藝場負責人卓高波也表示,該場種植的鮮切花品種除之前的十幾種顏色玫瑰鮮切花外,又新增了白銀香、夏白菊、四季菊等多個菊花品種,因為菊花在溫州地區白喜事、清明節市場用量大。
賣花的同時還賣風景
受氣候條件影響,我省鮮切花生產受到限制,大棚生產成本高,元旦至春節期間的鮮切花幾乎全靠昆明、廣州等地外調。
溫州也不例外。溫州本地產的鮮切花除了非洲菊長年可采摘外,香水百合、菊花等多數品種也有季節性,一般采摘高峰在冬天,春節至清明期間的供應還是靠外調。
雖然溫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約18攝氏度,適宜生產花卉,但從國內切花的生產格局來看,云南、廣東、海南、福建等省的氣候優勢更加明顯。
葉鳳左介紹,近年來,我市的鮮切花進貨地不僅僅是云南、廣州、上海等地了,福建省三明、廈門等地鮮切花產業也在快速發展,由于交通便利,已成為有力的競爭對手。
他稱,以往自家基地的鮮切花除了提供給自己公司開的門店外,還有一部分銷到福建等地,現在有了福建本地鮮切花的競爭對手,在福建的市場就沒有了優勢;又加上公務用花少了,全省的高檔鮮切花利潤在不斷下降,反而是大眾類的菊花還比較穩定。
今年,溫州逢左花卉園藝有限公司文成黃坦鮮切花核心基地計劃開通旅游觀光線路,不再單一賣花,還要賣風景,來增加附加值。目前,該基地已與溫州多家旅游社達成協議,配套了餐飲,開通鮮切花基地觀光-月老山-猴王谷-銅鈴山等景點組成的一條觀光旅游線路,近期將接團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