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柯柯牙工程、阿克蘇河流域、渭干河流域3個百萬畝生態治理工程之后,阿克蘇市又在周邊區域啟動了一個新的百萬畝荒漠綠化工程——阿克蘇空臺里克百萬畝荒漠綠化工程。
6月6日,記者從阿克蘇地區林業局獲悉,該項目區東西長68.67千米,南北寬49.3千米,分3年實施,其中人工造林(經濟林和防護林)75萬畝,封育40萬畝,項目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種植經濟林和防護林,通過工程實施有效改善該區域生態環境,遏制該區域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
今年3月底,1.29萬畝110萬株各類樹木栽種在距離阿克蘇市城區四五十公里的空臺里克區域。不久后,這里將一片蔥蘢、綠樹成蔭,為阿克蘇的發展增添生態底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強化濕地保護和恢復,加強地質災害防治。
阿克蘇地處天山南麓、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是重點風沙起源地,當地群眾深受風沙侵襲之苦之害。為此,阿克蘇地區立足當地實際,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于1986年起開始柯柯牙綠化工作。經過幾代人共同努力,如今的柯柯牙已形成115.2萬畝的新綠洲,為當地筑起一道綠色屏障。
2005年,阿克蘇地區在繼續深化柯柯牙工程的基礎上,圍繞“生態治理先行區”規劃實施了233.79萬畝的阿克蘇河流域、渭干河流域兩個百萬畝生態治理工程,大力推進水土保持、綠化造林、生態修復、綜合治理四大工程建設,推進生態阿克蘇、綠色阿克蘇建設。截至目前,阿克蘇河流域、渭干河流域已完成生態工程建設198.23萬畝,完成規劃總面積的85%。
得益于生態建設,2008年阿克蘇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近年來,新疆以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增進居民生態福利為主要目標,積極開展國家森林城市、自治區級森林城市(縣城)、森林鄉鎮、森林村莊創建工作,以大地植綠、心中播綠,構建完備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務設施,建設繁榮的生態文化,傳播先進的生態理念,助力新疆生態文明建設。
6月6日,自治區林業宣傳信息中心生態文化科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目前,新疆各地正以實施“工程林業”為載體,重點加強城市出入口、主干公路和建成區其他地段造林綠化,圍繞城市周邊現有森林資源開展保護和林相改造工作,大力推進建設城區和城郊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同時,正廣泛開展營造青年林、結婚林、成長林等植樹活動,調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創建工作的積極性,提高城市森林的管護水平和創建成效。
據了解,目前,新疆已有阿克蘇市、石河子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新疆其他地區正加快推進森林城市(縣城)、森林鄉鎮、森林村莊三級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昌吉市今年正式啟動北部荒漠退耕還林生態恢復工程,計劃完成甘莫公路以北20.5萬畝國有農用地生態恢復,緩解北部荒漠水土流失、生態退化等問題,恢復北部荒漠區原始生態風貌。
該工程是昌吉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舉措之一。記者了解到,昌吉市圍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標,召開動員會,邀請規劃設計專家實地考察,針對創建國家森林城市40項評價指標進行詳細講解,全面實施頭屯河、三屯河、G312國道、世紀大道南延、退耕還林工程及三工灘萬畝生態林建設工程。力爭到2019年,新增造林面積2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20%,城市綠地率達40%,全面通過國家森林城市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