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豬上房,羊跳墻,小孩坐在房檐上”“黃沙埋了墻,流沙壓塌房,種地不打糧”……是小壩子鄉生態極度惡化的真實寫照。
經過20多年的生態治理,小壩子鄉沙化土地面積減少59%,森林覆蓋率由16.6%提高到59.6%,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小壩子鄉也是承德乃至河北防沙治沙工作的縮影。
自“三北”工程實施以來,承德相繼實施了一大批工程項目,全市沙化土地面積從2000年的1129萬畝減少到目前的555萬畝,已從沙塵暴加強區變為阻滯區。
在“三北”工程六期建設中,承德將全市劃定為壩上防風固沙、燕山山地水源涵養和燕山南部鞏固提升3個生態綜合治理區。2023年至今年5月底,共完成“三北”工程造林綠化22.5萬畝,構筑起更加穩固的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
除承德之外,張家口也是全省防沙治沙重點區域。據第六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調查結果顯示,全省沙化土地占國土總面積的10.64%,分布在84個縣(市、區),其中張家口、承德兩市沙化土地最為集中,面積達1848.69萬畝。特別是壩上地區北接渾善達克沙地,是我國北方風沙南侵的主要通道。
為打好打贏“三北”工程攻堅戰,河北省2024年第1號總林長令明確要求,今年要高質量完成600萬畝營造林、50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任務,堅決筑牢京津冀綠色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秀的美麗河北。
此外,河北省林草局、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了《河北省“三北”工程六期規劃(2021—2030年)》,計劃到2030年,全省將完成林草建設任務5608萬畝,工程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4%,林草覆蓋率達到55%,水土保持率達到76%,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渾善達克沙地南緣殲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建成功能完備、牢不可破的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
河北省林草局局長王忠介紹,河北已成立了省“三北”工程攻堅戰工作專班,起草了“1+N”工作方案,全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落實。
河北根據“三北”工程區不同區域的自然條件、區位功能、生態空間,圍繞“兩山、兩翼、三環、四沿”國土綠化重點任務,聚焦重點區域,研究謀劃了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等五大重點工程項目,制定了一系列推進國土綠化高質量發展的措施,形成了“在建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的滾動發展格局。
統計顯示,自去年6月“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以來,河北累計完成重點工程建設任務139.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3.5萬畝、封山育林31.4萬畝、退化林修復40.6萬畝、退化草原修復治理44萬畝。
生態環境的改善使生物多樣性持續向好。全球極危物種青頭潛鴨在河北多地“安家落戶”,“旗艦物種”華北豹也頻頻現身,全省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明顯提升。
山愈綠,民愈富。圍繞充實森林“糧庫”,河北瞄準種苗產業、林下經濟等12個林草發展重點領域,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經濟。目前,全省經濟林種植面積2426萬畝,年產量1087萬噸,其中,板栗、金銀花、酸棗產量居全國第一。
王忠表示,生態建設和保護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河北各地始終將“三北”工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全力以赴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姚偉強 王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