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林業和園林局對外發布《2017年成都市森林資源與生態狀況公告》,首次對外公布我市林業生態家底。過去5年,我市森林面積增加了31.43萬畝,相當于70個興隆湖面積。
監測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7年,我市實現森林面積、林木蓄積量和森林覆蓋率穩步增長。全市森林面積由809.30萬畝增加到840.73萬畝,增加了31.43萬畝。森林覆蓋率由37.64%提升至39.10%。全市活立木總蓄積量3421.70萬立方米,較2012年增加426.50萬立方米,年均增長85.30萬立方米,全市可利用林木資源逐年增加。“森林面積5年來增加了31.43萬畝,相當于70個興隆湖面積。”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若將這5年的增長換算成生態效益,報告測算得出,2017年成都市森林生態效益在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積累營養物質、凈化大氣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游憩等方面的總價值為1354.361億元。從涵養水源總量角度來講,相當于9個李家巖水庫,可供成都市近1600萬人15個月生活用水量。從固碳釋氧價值角度看,2017年成都市森林年固碳量為266.51萬噸,釋氧599.57萬噸,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林業研究所所長肖前剛分析,“按1人一天需要1千克氧氣算,可給成都1600萬常住人口提供1年所需氧量。”
成都林業生態家底
森林資源總體分布
森林資源總體呈西部多、中東部少的分布態勢。地處龍門山的都江堰、大邑、彭州、邛崍、崇州5(市)縣,是成都市主要的水源涵養區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極其重要的生態屏障。
都江堰、大邑、彭州、邛崍、崇州
森林面積
占全市54.74%
活立木蓄積量
占全市69.83%
林地面積
占全市74.58%
森林蓄積量
占全市74.13%
森林面積
都江堰108.97萬畝
大邑107.72萬畝
邛崍99.65萬畝
簡陽92.68萬畝
彭州89.78萬畝
崇州68.41萬畝
金堂64.76萬畝
蒲江58.05萬畝
龍泉驛34.71萬畝
高新27.02萬畝
天府新區21.40萬畝
青白江、新都、雙流、
新津、溫江介于10萬畝-20萬畝
郫都9.92萬畝
成華、金牛、錦江、青羊、武侯5城區均不足4萬畝
森林覆蓋率
蒲江66.71%
都江堰60.14%
大邑56.02%
邛崍48.14%
彭州42.11%
崇州41.87%
龍泉驛41.62%
金堂37.35%
簡陽35.60%
青白江32.69%
高新30.27%
溫江26.53%
錦江26.21%
新津25.56%
天府新區25.38%
青羊22.90%
雙流20.79%
新都20.59%
武侯19.84%
成華18.72%
郫都16.56%
金牛16.27%
花卉苗木面積
成都市114.65萬畝
都江堰21.21萬畝,占18.50%
崇州市19.88萬畝,占17.34%
溫江17.59萬畝,占15.34%
郫都17.03萬畝,占14.85%
彭州14.50萬畝,占12.65%
其余區(市)縣24.44萬畝,占21.32%
花卉苗木主要品種
桂花79.83萬畝,占69.63%
銀杏16.02萬畝,占13.97%
香樟6.09萬畝,占5.31%
天竺桂3.07萬畝,占2.68%
楠木2.05萬畝,占1.79%
紫薇1.71萬畝,占1.49%
玉蘭、女貞、欒樹、榕樹、樸樹等
5.88萬畝,占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