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探討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園建設道路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8-16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丁洪美 楊劼  
            8月14日-15日,國家公園國際研討會在云南昆明召開。這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以來,在中國國家公園試點推進關鍵時期召開的第一次國際研討會。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李春良、云南省副省長陳舜出席會議并致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總經濟師、國家公園辦主任張鴻文,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沈國舫,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前局長喬納森·賈維斯發表主旨演講。研討會開幕式由張鴻文主持。

            國家公園是最重要的自然保護地類型之一,經過近百年的探索實踐,國家公園的理念和發展模式已成為世界上自然保護的一種重要形式。國家公園保護了大面積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在保護的前提下,為公眾提供了精神享受、科研科普、自然教育、游憩體驗的機會。

            李春良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并將其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統一管理國家公園及各類自然保護地。中國國家公園有自身的特色,是指由國家批準設立并主導管理,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地或海洋區域。

            李春良指出,中國是一個生物多樣性大國,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特殊的國情決定了中國不可能照搬國外國家公園建設經驗。中國在建設國家公園的過程中,既要借鑒國際先進做法和經驗,又要結合實際,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模式和路徑。中國已經在12個省先后開展了10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并計劃以大熊貓、東北虎豹、亞洲象、雪豹等旗艦物種為主要保護對象建立物種類型國家公園,以三江源、祁連山等重要地理單元為標志建立生態系統類型的國家公園,還要規劃建立以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為目標的“世界第三極國家公園群”,最終形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構建國土生態安全屏障。

            李春良強調,國家公園建設,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第一、國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國家公園理念,推動建立中國國家公園體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在各項工作的開展中,歡迎各方面力量獻計獻策,共同助力國家公園建設。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