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清收還林工作,永吉縣委、縣政府把改善生態環境,發展林業產業作為重點持續加大扶持力度,近三年來連年實現林業產值10億元以上,充分調動了群眾發展林業產業的積極性,帶領農民走上了興林致富路。
抓培訓,強化技術支撐。清收還林工作啟動后,永吉縣林業局帶領縣綠化苗木大戶吳金和赴新疆阿勒泰市考察苗木市場,隨后接待了阿勒泰市林業局的回訪和考察活動,雙方就綠化苗木供求達成初步意向。積極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合作,搭建產、學、研平臺,培訓產業發展骨干,普及專業知識,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指導協會和合作社組織大榛子技術培訓班2次,共有全省400多榛子戶參加。與吉林林科院等8家科技院校,合作開展紅松果林培育、藍靛果實驗基地等項目13個。與北華大學合作,在北大湖鎮成立了林業科技學校,每年培訓科技骨干600余人。
抓扶持,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縣財政每年列入預算資金50萬元,獎勵林業產業大戶。2018年,縣林業局向省林業廳申報了綠化苗木、中草藥種植、藍靛果種植等3個科技推廣項目。索特公司和仁利榛子種植合作社被評為省級榛子產業基地。永吉縣實驗集團綠化有限責任公司已成功申報為省級龍頭企業,全縣共培育各類龍頭企業8戶。
抓帶動,實施典型引路。充分發揮協會、合作社及產業大戶的示范引領作用。北大湖鎮村民吳金和,帶領桄子溝村80余戶群眾,發展五角楓、紅葉李、金葉榆、紅葉稠李等綠化苗木,逐步擴大規模,經營面積現已達到600公頃,使永吉縣成為全省綠化苗木示范基地。仁利榛子種植合作社發展大果榛子500公頃,索特公司通過實驗在北大湖鎮發展大果榛子100公頃,使永吉成為吉林地區榛子核心區。岔路河一龍果樹合作社,發展龍豐蘋果200余公頃,年產值達到500萬元。
抓協會,實現規模經營。這個縣積極引導和鼓勵種植大戶、科技先行戶以及研發機構等在自愿互利的基礎上,整合林地、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成立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目前,全縣共成立各類林業產業協會和合作社100多個。其中綠化苗木、平歐大果榛子、龍豐蘋果等產業發展位居全省前列,集體林地發展林地產業在全省名列前茅。
抓結合,助力脫貧攻堅。縣林業局立足實際,把發展林業產業與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針對貧困村、貧困戶實際,開展送科技下鄉等活動,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戶發展適銷對路的林業產業,通過提供護林員崗位為重點貧困戶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既促進了全縣生態建設,又實現了農民增收致富,同時為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活力。
未來五年,永吉縣將逐步打造全省苗木示范區、榛子種植核心區、龍豐蘋果主產區,使林業產業成為全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抓培訓,強化技術支撐。清收還林工作啟動后,永吉縣林業局帶領縣綠化苗木大戶吳金和赴新疆阿勒泰市考察苗木市場,隨后接待了阿勒泰市林業局的回訪和考察活動,雙方就綠化苗木供求達成初步意向。積極與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合作,搭建產、學、研平臺,培訓產業發展骨干,普及專業知識,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指導協會和合作社組織大榛子技術培訓班2次,共有全省400多榛子戶參加。與吉林林科院等8家科技院校,合作開展紅松果林培育、藍靛果實驗基地等項目13個。與北華大學合作,在北大湖鎮成立了林業科技學校,每年培訓科技骨干600余人。
抓扶持,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縣財政每年列入預算資金50萬元,獎勵林業產業大戶。2018年,縣林業局向省林業廳申報了綠化苗木、中草藥種植、藍靛果種植等3個科技推廣項目。索特公司和仁利榛子種植合作社被評為省級榛子產業基地。永吉縣實驗集團綠化有限責任公司已成功申報為省級龍頭企業,全縣共培育各類龍頭企業8戶。
抓帶動,實施典型引路。充分發揮協會、合作社及產業大戶的示范引領作用。北大湖鎮村民吳金和,帶領桄子溝村80余戶群眾,發展五角楓、紅葉李、金葉榆、紅葉稠李等綠化苗木,逐步擴大規模,經營面積現已達到600公頃,使永吉縣成為全省綠化苗木示范基地。仁利榛子種植合作社發展大果榛子500公頃,索特公司通過實驗在北大湖鎮發展大果榛子100公頃,使永吉成為吉林地區榛子核心區。岔路河一龍果樹合作社,發展龍豐蘋果200余公頃,年產值達到500萬元。
抓協會,實現規模經營。這個縣積極引導和鼓勵種植大戶、科技先行戶以及研發機構等在自愿互利的基礎上,整合林地、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成立協會和專業合作社。目前,全縣共成立各類林業產業協會和合作社100多個。其中綠化苗木、平歐大果榛子、龍豐蘋果等產業發展位居全省前列,集體林地發展林地產業在全省名列前茅。
抓結合,助力脫貧攻堅。縣林業局立足實際,把發展林業產業與脫貧攻堅工作相結合,針對貧困村、貧困戶實際,開展送科技下鄉等活動,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戶發展適銷對路的林業產業,通過提供護林員崗位為重點貧困戶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既促進了全縣生態建設,又實現了農民增收致富,同時為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活力。
未來五年,永吉縣將逐步打造全省苗木示范區、榛子種植核心區、龍豐蘋果主產區,使林業產業成為全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