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京津冀及周邊綠化工程或將受影響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9-19  來源:花卉報  作者:依德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綠化工程可能要迎來“停工潮”了。

            日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為治理秋冬季節的大氣污染,今年10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之間,該方案將對多個產業實行限能限產。事實上,園林綠化行業被直接限制的可能性其實很小,但與之相關的源頭行業限產以及對城市揚塵的綜合治理,很可能影響相關綠化工程的進度與工期。

            該方案明確,要求各地在9月底前明確具體完成錯峰生產方案制定工作,要將錯峰生產方案細化到企業生產線、工序和設備,企業錯峰生產的基準產能以2018年9月產能計。

            多個行業將受影響

            今年的治理工作,目標是從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5%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5%左右。

            實施范圍包含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保定、滄州、廊坊、衡水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市,河南省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市(以下簡稱“2+26”城市,含河北省雄安新區、辛集市、定州市,河南省濟源市)。

            方案要求,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實施部分錯峰生產。天津、石家莊、唐山、邯鄲、邢臺、安陽等重點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其他城市限產比例不得低于30%。

            建材行業實施全面錯峰生產。加大建材行業錯峰生產力度,水泥(不含粉磨站)、磚瓦、陶瓷、玻璃棉、巖棉、礦物棉、防水建筑材料、石膏板等建材行業,除符合差別化錯峰生產條件的,采暖季全部實施停產,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應實施停產。玻璃企業在黃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要采取停產保爐等方式限產。水泥等行業承擔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要根據承擔任務量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在2018年9月底前報地市級人民政府備案。

            加強揚塵綜合治理

            今年,各地將嚴格降塵考核,各城市平均降塵量不得高于每月每平方公里9噸。自2018年10月起,生態環境部將每月向社會公布各城市降塵監測結果,各省(市)每月則將公布區縣降塵監測結果。

            該方案對施工和道路揚塵監管做出了嚴格規定。2018年10月底前,各城市建立施工工地動態管理清單。建筑工地要做到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

            各地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并與當地有關主管部門聯網。各類長距離的市政、公路、水利等線性工程,實行分段施工。

            各地要將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疇,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將揚塵管理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對渣土車輛未做到密閉運輸的,一經查處按上限處罰并取消渣土運輸資格。

            同時,各地將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到2018年12月底,城市建成區達到90%左右,縣城達到70%以上。

            采暖季期間(2018年11月15日至2019年3月15日),各地要加大施工工地管控力度,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改善需求,制定土石方作業、房屋拆遷施工等停產停工方案,并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可能造成揚塵的園林綠化工程要注意了,無論是我們經常遇到的植物材料、渣土、建筑垃圾的運輸,還是施工過程中土方開挖、物料堆積、地形改造導致的揚塵,都要盡量控制在最低水平。否則,罰款是小事,被迫停工或上了“黑名單”就麻煩了。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