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河湖長在全國全面鋪開之時,河湖長制發源地之一的紹興,又邁出新的一步。昨天,全國首個《河長制工作規范地方標準》和《湖長制工作規范地方標準》同時發布。
兩個“標準”對河長和湖長管理要求、工作職責內容、工作任務、巡查要求等事項,進行了全面細致的界定和明確。“今后,這兩個標準將成為紹興各級河湖長履行職責的行為規范和操作標準。”
興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域內河網密布。全市共有河流6759條,總長度10887公里;總水域面積642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7.76%。其中中心城區水域面積達14.7%。豐富的水域資源也形成了紹興的產業偏水度高,高污染、高排放產業占據相當分量,由此帶來的水環境治理任務十分繁重。
2012年,紹興市政府出臺《關于在紹興市區主要河道實施“河長制”管理工作的意見》,對市區二環內49條主要河道采取“河長制”管理,成為浙江最早出現的“河長制”管理模式。
2017年開始紹興又發布了全國首張湖長地圖,圍繞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生態修復、水環境執法監管等,在全國率先推行“湖長制”管理,精準落實“一河(湖)一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的治理。
目前,紹興共有市、縣、鎮、村四級河湖長11276名,實現了河湖長在紹興水域的全覆蓋。
昨天發布的兩個“標準”,設置了具體的河湖長職責和工作內容,包括省、市、縣、鄉、村五級體系,鼓勵公眾參與,鼓勵設置民間河湖長;同時,不管是河長還是湖長都要設置相應一級的河道警長,對“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源一策”及“污水零直排區”作出明確要求。
其中,“標準”對河湖長的工作任務規定了統籌協調、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七方面;對巡河要求則包括水體保潔、水體異味、有無明顯污泥或垃圾淤積、涉水告示設置等等。“這樣具體的設定,讓河長們對各自的職責了然于胸,再也不可能推諉扯皮了。”紹興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說。
值得一提的是,“標準”強化了督考和問責,對河湖長的履職考核納入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同時,“標準”還對水域生態環境損害責任實行終身追究,對造成水域面積萎縮、水體惡化、生態功能退化等生態環境損害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這也是紹興推進河湖長制過程中的一項特色工作。”
兩個“標準”對河長和湖長管理要求、工作職責內容、工作任務、巡查要求等事項,進行了全面細致的界定和明確。“今后,這兩個標準將成為紹興各級河湖長履行職責的行為規范和操作標準。”
興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域內河網密布。全市共有河流6759條,總長度10887公里;總水域面積642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7.76%。其中中心城區水域面積達14.7%。豐富的水域資源也形成了紹興的產業偏水度高,高污染、高排放產業占據相當分量,由此帶來的水環境治理任務十分繁重。
2012年,紹興市政府出臺《關于在紹興市區主要河道實施“河長制”管理工作的意見》,對市區二環內49條主要河道采取“河長制”管理,成為浙江最早出現的“河長制”管理模式。
2017年開始紹興又發布了全國首張湖長地圖,圍繞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生態修復、水環境執法監管等,在全國率先推行“湖長制”管理,精準落實“一河(湖)一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的治理。
目前,紹興共有市、縣、鎮、村四級河湖長11276名,實現了河湖長在紹興水域的全覆蓋。
昨天發布的兩個“標準”,設置了具體的河湖長職責和工作內容,包括省、市、縣、鄉、村五級體系,鼓勵公眾參與,鼓勵設置民間河湖長;同時,不管是河長還是湖長都要設置相應一級的河道警長,對“一河一策”、“一湖一策”、“一源一策”及“污水零直排區”作出明確要求。
其中,“標準”對河湖長的工作任務規定了統籌協調、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保護、水生態修復、執法監管等七方面;對巡河要求則包括水體保潔、水體異味、有無明顯污泥或垃圾淤積、涉水告示設置等等。“這樣具體的設定,讓河長們對各自的職責了然于胸,再也不可能推諉扯皮了。”紹興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說。
值得一提的是,“標準”強化了督考和問責,對河湖長的履職考核納入地方黨政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同時,“標準”還對水域生態環境損害責任實行終身追究,對造成水域面積萎縮、水體惡化、生態功能退化等生態環境損害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這也是紹興推進河湖長制過程中的一項特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