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護古木種林下 林長制守護黃山綠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26  來源:中安在線  作者:聶靜潔  
      QQ截圖20181126091605

            黃山市作為安徽省的林業大市,一直持續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近日,記者來到黃山市,了解這里林長制的開展情況。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黃山市共設立四級林長2275名、林長制專職護林員1325名,并在顯著地點豎立林長公示牌。黃山風景區、太平湖濕地公園、清涼峰自然保護區等22個省級以上重點風景名勝區目前正在逐步實現實行網格化、信息化管理,著手開發林長制網絡監督平臺,構建縱向貫通、全面覆蓋的四級林長工作網絡。

            長期以來,林業生態大縣一直存在著林業改革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堵點,生態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不足、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不快。以“中國紅茶之鄉”——安徽省祁門縣為例,全縣林地面積305.5萬畝,農民人均林地面積20.6畝。但農民卻都守著青山、端著金碗要飯吃。2017年,安徽在全國率先推行林長制,吹響了生態文明建設集結號。一年多來,祁門縣聚焦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大任務,加大要素供給,補齊發展短板,加快建設林業現代化,生態文明建設開出美麗花、結出幸福果。

      保護古樹名木

            林多,自然古樹名木就多。據黃山風景區2014年第六次古樹名木資源普查成果顯示,景區列入登記管理的古樹名木共137株,其中名木69株(含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54株)和一級古樹(500年以上)3株,占總數的52.6%;二級古樹(300~499年)7株,占總數的5.1%;三級古樹(100~299年)58株,占總數的42.3%。黃山各景區為維護古樹名木這一重要資源安全,對景區一級保護暨林長制示范點的74株古樹名木建立樹長制組織體系,形成責任明確、監管有力、責任到人的古樹名木保護網格。

            與此同時,黃山還與安徽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院校合作開展古樹名木保護項目研究。研發制作了U型和T型新型彈簧撐頭,改進了古樹名木抗冰雪支撐桿撐頭工藝,獲兩項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開展迎客松倒一枝新型雙向彈性支撐桿的研制。

      QQ截圖20181126091622

            發展林下經濟

            除了設立林長護綠增綠,黃山市還利用天然優勢發展林下經濟。作為皖南特色中藥材產業基地,黃山市擁有種植中藥材的自然條件。實施林長制改革以來,當地企業念好“醫”字經,做足“藥”文章,帶動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產業。中藥材種植業和林業相輔相成,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致富新路子。祁門縣林業局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僅祁門縣中藥材種植面積就達到了4.5萬畝,人均農民增長1500元以上。

            祁門縣從2017年起,開始在林下種植白芨、黃精、祁術、重樓等道地中藥材,實現集約經營、以短養長,提高林業綜合效益。2018年,當地企業又采取租賃方式,與大洪嶺國有林場合作,在5800畝林下發展種植中藥材。同時,企業自主研發的“芨源”牌中藥材白芨面膜、速溶粉、牙膏、沐浴露、護手霜等日用化妝品、保健品生產面市。

            現在,黃山結合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和發展全域旅游,實施“林業添景添彩行動”,加強“旅游+林業”示范點建設,今年建設市級“林業添景添彩”示范點6個、縣級示范點12個。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