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天保工程實施二十年 新疆森林生態服務價值逾千億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2-10  來源:新疆日報  作者:劉東萊  
             “天保工程實施20年來,新疆天然林得到全面保護,在穩定冰川、涵養水源、固碳釋氧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天保辦高級工程師肖中琪說,“2017年新疆天保工程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達到1220億元。”

            新疆自1998年起,與全國同步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伊犁河谷等地4918萬畝天然林由此得到保護。“從1998年到2004年,新疆主動將天保工程區的木材產量從每年28萬立方米調減到8萬立方米,2005年1月又宣布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所有林場職工由伐木人變成護林員。”肖中琪介紹。

            20年來,天保工程不斷加大建設和投資力度,僅中央財政就累計投入資金42.8億元。工程區森林面積由209.47萬公頃增加到228.8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25.66%提高到28.94%,林木凈增長2248萬立方米,實現了森林面積、森林蓄積和森林覆蓋率“三增長”。

            停止天然林采伐一度令林場失去經濟來源,生產經營舉步維艱。在自治區大力支持下,林場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在青山綠水中尋金覓銀之路。在烏蘇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待甫僧生態園中的雪嶺云杉、樟子松等多種樹木涵青展翠,旁側鹿苑內呦呦鹿鳴,夏天很多游客前來這里參觀。近5年來,這里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2萬人次,旅游收入1000多萬元。

            新疆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烏蘇分局辦公室主任仝兆樹說,旅游業是朝陽產業,現在很多林場員工子女在森林公園就業。“95后”曹樂萌是“林三代”,爺爺是伐木工,爸爸干管護員,她則干起了森林公園導游。

            不僅在烏蘇林區,事實上,目前新疆包括喀納斯、那拉提、天山天池、可可托海等最具影響力的旅游品牌幾乎都在天保工程區內。20年間,新疆堅持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相結合,加快森林生態系統修復,豐富的森林資源已成為新疆發展旅游業的堅實基礎。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