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州全市綠化工作持續以實施封山育林、三年城鄉綠化攻堅、木本油料三步走、綠滿隨州、精準滅荒等行動,森林生態取得顯著成效。森林覆蓋率49.86%,森林蓄積量18655.022千立方米,林地保有量穩控在50.5萬公頃以上。 2013年4月,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隨州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榮譽稱號;2013年5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2013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隨州城市生態競爭力指數排名全國第四;2013年10月,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隨州全國綠化模范城市,2014年9月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隨州國家森林城市。
一、做強生態文章,推進國土綠化
市林業局把“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績”作為造林的硬標準,成功打造炎帝大道和隨州大道環城通道景觀帶,開創造林綠化新模式。按照政府得生態、企業得發展、群眾得實惠的思路,引導71家公司企業、251個合作組織、704個造林大戶上山造林,投資總額達7.2億元。新建、擴建林業基地38.66萬畝。一是科學引領,掛圖作戰。市政府制定了《隨州市精準滅荒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明確了“442”三年工作計劃;二是精心組織,營造氛圍。專題會議推進,黨政領導掛帥督辦,協調資金投入。三是技術指導,提高質量。把“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績”作為滅荒造林的硬標準,組織技術人員加強示范引領,下發了《關于加強精準滅荒工程新造林撫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及時召開了全市精準滅荒工程整改撫育管理現場觀摩會。各地自辦樣板,推動了整改撫育管理工作。四是分片包干,確保成效。班子成員包保縣市區,帶領鄉鎮林業骨干下沉到村委會,落實到造林工作小班。取得了“一超三高”的明顯成效。全市完成滅荒造林3.68萬畝,占三年總任務8.689萬畝的42.3%,超市定任務2.3個百分點。各項指標綜合排名位列省市州第一方陣。
二、守護資源安全、筑牢生態屏障
納入天然林378.95萬畝和生態公益林面積119.3萬畝(其中國家級56.27萬畝,省級63.04萬畝),實行紅線管護;古樹名木4988棵,實行建檔掛牌管理;濕地面積3.83萬公頃實行區域性管理。嚴格執行森防指成員單位包縣市區,縣市區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組,村組干部包山頭的管理模式,確保全市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以內,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1‰以下,無公害防治率85%以上;開展了“綠劍2018”、“掃黑除惡”、“長江生態大保護林地專項行動”三大戰役嚴厲打擊涉林犯罪,全面推行以森林公安為主行使林業行政執法處罰權的綜合執法模式,整合執法隊伍,落實執法責任,提升執法效能和水平。進一步筑牢了大洪山國家森林公園和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廣水大貴寺、隨縣七尖峰、隨州銀杏谷省級森林公園;湖北隨縣封江口、廣水徐家河、隨州淮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隨城山國家生態公園;湖北隨州市中華山鳥類自然保護區;湖北隨州大貴寺市級自然保護區;國有大洪山白龍池自然保護小區、七尖峰蘭花自然保護小區、洛陽銀杏自然保護小區生態屏障。推進森林城鎮和綠色示范鄉村建設,建立“綠色示范村”226個,其中省級171個,市級55個,省級“森林城鎮”6個。
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小區)和森林鄉鎮以及綠色鄉村建設為隨州生態旅游發展新業態帶來新的活力。2017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1,786,989人次,收入97,100萬元,直接帶動的生態產業產值32,695萬元;森林療養與休閑815,706人次,收入74,800萬元,直接帶動的其他產業產值26,290萬元。森林旅游催生林業經濟快速增長。
三、服務鄉村振興,助推產業富民
深入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木本糧油、花卉苗木、藍莓、中藥和優質花卉苗木建設,擴大林業產業規模,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全市林業總產值達1,356,716萬元,同比上年度增長11.03 %。其中第一產業705,822萬元;第二產業385,818萬元,第三產業265,076萬元;林業旅游與休閑服務達到171,900萬元。培育扶持國家級龍頭企業2個(湖北裕國菇業和神農炎帝科技),湖北省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5個。2017年以來,重新認定湖北耀鑫農業科技等8家林業企業獲得省級重點重新認定。隨縣二月風食品有限公司“野生葛根立體開發技術與運用”和神農茶業有限公司“有機綠茶標準化生產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兩項科技成果榮獲“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隨州神農茶業、湖北萬和食品被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隨縣湖北裕國菇業評選獲得第一湖北省森林食品質量安全示范企業。通過林業產業普查,林業企業已達到806家。
全市建立木本油料基地達55萬畝,油茶41.8萬畝,核桃3.2萬畝,油用牡丹1.5萬畝;發展花卉苗木8萬畝,中藥材種植2.2萬畝,藍莓基地達1.0萬畝。林業產業助推精準扶貧,惠及貧困人口3.22萬人。2017年,積極組織林產品企業參加第二屆中國武漢綠色產品交易會,取得金獎產品9個;隨州市林業局被組委會評為“優秀組織獎”。隨州市參加第五屆中國蘭花大會獲2金2銀1銅獎。(隨州市林業局辦公室)
一、做強生態文章,推進國土綠化
市林業局把“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績”作為造林的硬標準,成功打造炎帝大道和隨州大道環城通道景觀帶,開創造林綠化新模式。按照政府得生態、企業得發展、群眾得實惠的思路,引導71家公司企業、251個合作組織、704個造林大戶上山造林,投資總額達7.2億元。新建、擴建林業基地38.66萬畝。一是科學引領,掛圖作戰。市政府制定了《隨州市精準滅荒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明確了“442”三年工作計劃;二是精心組織,營造氛圍。專題會議推進,黨政領導掛帥督辦,協調資金投入。三是技術指導,提高質量。把“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績”作為滅荒造林的硬標準,組織技術人員加強示范引領,下發了《關于加強精準滅荒工程新造林撫育管理工作的通知》,及時召開了全市精準滅荒工程整改撫育管理現場觀摩會。各地自辦樣板,推動了整改撫育管理工作。四是分片包干,確保成效。班子成員包保縣市區,帶領鄉鎮林業骨干下沉到村委會,落實到造林工作小班。取得了“一超三高”的明顯成效。全市完成滅荒造林3.68萬畝,占三年總任務8.689萬畝的42.3%,超市定任務2.3個百分點。各項指標綜合排名位列省市州第一方陣。
二、守護資源安全、筑牢生態屏障
納入天然林378.95萬畝和生態公益林面積119.3萬畝(其中國家級56.27萬畝,省級63.04萬畝),實行紅線管護;古樹名木4988棵,實行建檔掛牌管理;濕地面積3.83萬公頃實行區域性管理。嚴格執行森防指成員單位包縣市區,縣市區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組,村組干部包山頭的管理模式,確保全市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0.9‰以內,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1‰以下,無公害防治率85%以上;開展了“綠劍2018”、“掃黑除惡”、“長江生態大保護林地專項行動”三大戰役嚴厲打擊涉林犯罪,全面推行以森林公安為主行使林業行政執法處罰權的綜合執法模式,整合執法隊伍,落實執法責任,提升執法效能和水平。進一步筑牢了大洪山國家森林公園和中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廣水大貴寺、隨縣七尖峰、隨州銀杏谷省級森林公園;湖北隨縣封江口、廣水徐家河、隨州淮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隨城山國家生態公園;湖北隨州市中華山鳥類自然保護區;湖北隨州大貴寺市級自然保護區;國有大洪山白龍池自然保護小區、七尖峰蘭花自然保護小區、洛陽銀杏自然保護小區生態屏障。推進森林城鎮和綠色示范鄉村建設,建立“綠色示范村”226個,其中省級171個,市級55個,省級“森林城鎮”6個。
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小區)和森林鄉鎮以及綠色鄉村建設為隨州生態旅游發展新業態帶來新的活力。2017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1,786,989人次,收入97,100萬元,直接帶動的生態產業產值32,695萬元;森林療養與休閑815,706人次,收入74,800萬元,直接帶動的其他產業產值26,290萬元。森林旅游催生林業經濟快速增長。
三、服務鄉村振興,助推產業富民
深入推進林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木本糧油、花卉苗木、藍莓、中藥和優質花卉苗木建設,擴大林業產業規模,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全市林業總產值達1,356,716萬元,同比上年度增長11.03 %。其中第一產業705,822萬元;第二產業385,818萬元,第三產業265,076萬元;林業旅游與休閑服務達到171,900萬元。培育扶持國家級龍頭企業2個(湖北裕國菇業和神農炎帝科技),湖北省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5個。2017年以來,重新認定湖北耀鑫農業科技等8家林業企業獲得省級重點重新認定。隨縣二月風食品有限公司“野生葛根立體開發技術與運用”和神農茶業有限公司“有機綠茶標準化生產集成技術研究與示范”兩項科技成果榮獲“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隨州神農茶業、湖北萬和食品被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隨縣湖北裕國菇業評選獲得第一湖北省森林食品質量安全示范企業。通過林業產業普查,林業企業已達到806家。
全市建立木本油料基地達55萬畝,油茶41.8萬畝,核桃3.2萬畝,油用牡丹1.5萬畝;發展花卉苗木8萬畝,中藥材種植2.2萬畝,藍莓基地達1.0萬畝。林業產業助推精準扶貧,惠及貧困人口3.22萬人。2017年,積極組織林產品企業參加第二屆中國武漢綠色產品交易會,取得金獎產品9個;隨州市林業局被組委會評為“優秀組織獎”。隨州市參加第五屆中國蘭花大會獲2金2銀1銅獎。(隨州市林業局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