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渝城市群打造成為現代產業基地、西部地區重要經濟中心和長江上游開放高地—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對川渝合作寄予了期盼,也提供了機遇。
自古川渝一家親,為了貫徹落實好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5月20日,重慶市黨政代表團赴四川考察,交流學習、加強對接、推動合作,共商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深化兩省市交流合作,攜手共筑成渝城市群。5月21日,重慶市政府與四川省政府共同簽署《關于加強兩省市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工作備忘錄》,標志著川渝合作邁上新的臺階。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主任沈曉鐘:
川渝再攜手打造新的區域增長極
記者:目前川渝合作的基礎如何?
沈曉鐘:川渝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原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家人,特別是近年來,雙方攜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主要取得了四個方面的成效。一是雙方共同爭取國家出臺了成渝經濟區發展規劃,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牽頭編制成渝城市群建設規劃,為把川渝地區打造成中國重要的增長極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基礎設施上的互聯互通建設卓有成效,例如,目前兩地已經開通7條高速公路和4條鐵路,建有兩條川電入渝的輸電線路,四川每年輸入重慶的電力超過140億千瓦時;三是經貿往來日益頻繁,近3年,川企入渝投資有3000多億元,渝企入川投資近5000億元,分別占兩省市內資總額的16%和19%;四是衛生防疫、環保、打擊犯罪等公共服務領域的銜接、協調的機制已經初步建成。
記者:看來川渝合作有基礎,有條件,有氛圍。本次簽署備忘錄,是基于什么樣的契機或時代背景?
沈曉鐘:中央“一帶一路”戰略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部署,給川渝地區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川渝處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是西部地區發展基礎最好、資源承載能力最強、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
同時,中央也對川渝地區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國家《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和行動》、《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都提出,要“依托成渝城市群等重點區域,把重慶打造成西部開發開放重要支撐,建設成都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把成渝城市群打造成為現代產業基地、西部地區重要經濟中心和長江上游開放高地”。川渝合作,既是尊重經濟規律,又是履行國家賦予我們的使命。
記者:此次簽訂備忘錄后,川渝將如何進一步深化合作?
沈曉鐘:雙方將務實推動川渝之間的合作走向深入,采取年度重點任務的形式來作為工作平臺或載體,形成工作機制,爭取成熟一件推進一件,合作內容主要包括共同推動交通、信息和市場三個一體化,以及共同加強公共服務互助、共同加強資源環境保護與利用聯動、共同加強產業發展合作。
這些合作內容是很具體的,很快,大家都能從川渝合作中感受到生活的變化。例如,兩省市高速公路ETC一體化,市民出行在兩省市高速路邊界不再停車繳費,實行公交一卡通后,兩地市民的公交卡甚至都能通用,充分享受同城化帶來的便利。
我們總的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讓成渝經濟區成為國家重要的統籌城鄉發展先行示范區,成渝城市群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輻射帶動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